详细内容

纪念当代艺术家崔岫闻,当我们面对死亡时生命是光

时间:2018-08-05   作者:张娜  【转载】   来自于:《北京青年》周刊

当代艺术家崔岫闻1.jpg

    2018年8月1日,当代艺术家崔岫闻因病去世,享年51岁。她是第一个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作品的华人艺术家,其Video代表作《洗手间》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曾荣获全球华人女性艺术家大奖等各奖项。


    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她都承受着病痛的纠缠。2017年春节,是让她觉得终生难忘的日子,在即将手术之前,她如约实现了意大利的十日游,那是她生命中给自己的第一个假期。今年2月,她在最后一篇病中随笔里,发出了感慨“人生除死无大事”。


    在那一年多的恢复过程中,她得到了更多关于生命的深切感悟:活着,怎样的活着?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她曾说:“将生命全然地交给生命本身,然后活着,才发现生活如此美好:能量、健康和美丽同在;意识的提升、智慧的开启;调理、养生、喝茶;艺术创作、跨界合作、品牌代言什么都没耽误,原来生命还可以这样精彩的活着。”

当代艺术家崔岫闻2.jpg

    是的,她如此热爱生命。生前,崔岫闻热衷慈善公益,参与粉红丝带关注女性健康,给海地地震受灾群众送去关怀,参加阿拉善环保行动呼唤植被回归,都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对于生命的体察和热爱。并且,她将这种热爱延伸到了她的艺术创作当中。2016年,崔岫闻曾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光》,在这一场展览里,她集中表达了“身、心、灵、命”不同空间下的生命跃迁。


    随后,在 2016年6月23日《北京青年》周刊关于崔岫闻的专访文章《崔岫闻 在博物馆中跳格子,于是便有了光》中,除了记者的报道,还特别刊登了崔岫闻的一篇自述,阐述了自己创作该展的艺术理念。她在这个世界上曾将思考的火苗点燃,就算如今到了另一个世界,那光亮也将永不熄灭。今天,我们将这篇文章重新发出来,纪念她,怀念她,并祝福她在另一个世界里依旧精彩。


    崔岫闻自述:“觉悟即空性,也即是光”


    艺术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当观者介入作品时,整个作品才更加的完成,每个观者都是 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身,毋庸置疑代表我们的身体,每个观者在现场如何与作品形成互动,使观者通过身体与作品互动进入到感知状态。作品本身就如同我们的身体,碰触它就如同在碰触我们自己的身体。

    心,把身的部分方块软雕塑的物质实体抽掉,只剩下一个框架存在,如同我们心的感受,抓不到、摸不着,但却能体会,就是心的部分,太湖石与框架的关系,传统的、现代的,中国的、西方的、过去的、未来的,视觉关系的呈现,触发心里层面的思考。

    灵,扭转的空间,精神空间,即穿越时空的光的通道,穿过即感受和触发,精神层面打开新的可能性思维的界域扩展。

    命,能量的空间,也是生命终将去的地方,要么地狱,要么天堂......

    展览中唯一的一幅绘画,对面的立体装置,做了绘画画面的对镜关系,颜色对应画面由深及浅,再极致的完整的白光同时出现。解构对面的绘画,一切终将以无的方式存在。两侧黑屋的视频,与绘画相同颜色的色块,投射在地面,当你的脚踩上去时,它就消失了......拥有的即刻也即是无的即刻......

当代艺术家崔岫闻.jpg

    当我们面对死亡时,我们的生命到底能够拥有什么 ?


    绘画作品是整个展览的源,我们研究了人类绘画历史,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幅绘画是顾恺之的《洛神赋》,那时的绘画颜料是矿物质颜料,且不过 10 多种颜色。结合《洛神赋》的颜色及当时那些矿物质颜料的颜色,我们选了几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又加入了自己的感觉,形成了画面中的几个颜色色块,同时让物质、抽象形态延伸到身、心、 灵、命四部分的作品中。


    矿物质是构成地球的一种成分,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来自宇宙的远古能量赋予了这几种矿物质可以当做颜料来使用,这是前人的智慧,更是自然的恩典,就如同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光,各种宗教中有不同的解释,佛教中相当于“觉悟即空性,也即是光”。当无形的能量以光的方式呈现时,生命便有了方向。


    新闻报道:在博物馆中跳格子,于是便有了光


    艺术家崔岫闻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光”,以雕塑、视频、动画、绘画组成了身、心、灵、命四个不同的空间,光代表着生命的方向和最终目标。崔岫闻的房间,就是小女孩在跳格子,蕴含着生命故事以及成长经验。崔岫闻说,她之前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个女孩在跳格子。


    当她到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场地考察后,再次与策展人 Miguel Angel 坐下来深化思考方案,随手勾画出记忆中的路线和平面图时,突然自己也惊到了。可使用面积的结构如同小时候我们单腿跳的跳房子的格子形状,也就是梦中的那个格子,而她在梦里就想把这个格子做成公共的艺术装置作品,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偶然,却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她的思路沿着单腿跳格子的路径循序渐进地展开了,它似乎映射了从一个初始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到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路径,每一跳都似慢动作展现在眼前,每一跳和下一跳之间都蕴含了太多的生命故事和生命成长的经验。


    崔岫闻的叙事性是空间关系的叙事,不同空间生命的跃迁,比如身、心、灵、命这四个空间是一个通道,她把身、心、灵、 命这四个空间通道的叙事性给了观众。也就是说如何去融入这些空间,怎样不断地自我超越——从意识形态到心理形态, 再到精神空间,直至无形世界。但是在视觉呈现上是去叙事性的,展厅中的每一个作品被抽离出时都是独立存在的,而在展览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但它们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和整个个展厅是互动的关系,和观众的关系是互动的,观众是作品的一部分,甚至蔓延到了这里的建筑,这个博物馆。与博物馆的建筑和外面这世界的关系,都在艺术家创作的考虑之内。这都是一个生命的过程,艺术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都是艺术的一部分。


    策展人 Miguel Angel 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很荣幸展示崔岫闻女士的作品,她是吉利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 2016 年遴选的艺术家。崔岫闻女士,国际公认当代独立女性艺术家,她在视频,摄影和抽象绘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此次在这里举办的 题目为《光》的展览,展示了一套由雕塑、视频、动画、绘画组成的多媒介艺术作品,代表身、心、灵、命四个不同空间。


    “光”代表的是生命的方向和最终目标。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旨在把国际上有才华的艺术家引荐给北大的赛克勒博物馆。为了在作品与观众之间创造一个开放的对话空间,此展览项目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文化价值。(《北京青年》周刊 文/张娜 摄影/王坤)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