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乡医疗站 >> 疾病防治 >>面肌痉挛药物治疗多无效,手术一次可去病因秋冬应防寒风吹
详细内容

面肌痉挛药物治疗多无效,手术一次可去病因秋冬应防寒风吹

时间:2018-09-30   作者:李烈  【转载】   来自于:东方红星    阅读

面肌痉挛秋冬-1副本.jpg

    中秋过后气温陡降,白天骄阳似火,晚上寒风刺面,“单衣不胜秋风寒”,不仅发烧感冒的感染性疾病人增多,一些面部神经功能性疾病也发作,如面瘫、面肌痉挛等,人的面部裸露外面,皮下脂肪较少,保温差,受到冷空气长时间侵袭温度大幅降低,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通,从而容易引发神经炎症而出现面瘫,而寒冷也会引起血管痉挛并刺激神经,诱发面肌痉挛的症状出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通常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且抽搐呈阵发性、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诱发或加重。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至老年,女性多见,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发作会影响生活,扭曲的面容给心理带来尴尬和伤害。

    近日,中国医科大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陈国强教授应用微血管减压术为一位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的患者凌***成功手术,已康复出院回家了。患者9月11号从四川来到航空总医院就医,13号做的手术,术后不久面部就不跳了,眼睛能睁开,对手术治疗很满意,2018年9月24日在《感谢信》中说,非常感谢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的陈国强教授、王晓松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手术效果非常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陈院长技术很好,平易近人,医生护士对待病人完全像自家人一样。


    年轻发病19年多方求医无果,专家手术一次治好了


    病例资料:患者周***,男,43岁,江苏人。患者自述,19年前24岁时,在2009年秋天,一次偶然酒后发现眼角不停跳动,不久面部也轻微抽动,当时并不严重,持续一段时间停了,不久又开始跳动,因距离县城较远,去了附近乡里的一家中医诊所针灸治疗,针灸一个月无效。当时农村经济困难,没条件继续求医选择放弃治疗。一直到2003年,28岁左右面部抽动开始严重,到了南京的一家医院求医,当时医生建议打肉毒素治疗。患者对自己的病及一些药物、治疗方法等都不了解,更不知道哪些药物有副作用,就听取了医生的建议,连续打了两个疗程的肉毒素,后期发现打了肉毒素后面部出现浮肿和面瘫,一问才知道是药物的副作用太大!于是就停止了治疗。又过了几年,脸抽得更厉害,辗转到了上海,边打工边求医,在复大某医院找了一位比较权威的中医专家面诊,当时专家说四个月就能治愈,结果吃了四个月中药无效,又说坚持吃上半年中药,半年过后还是无效,说再接着吃上两个月,坚持八个月的中药无效之后就放弃中药!患者吃了八个月中药后还是没好,花了几万块钱,心里沮丧,从此放弃治疗。跳得厉害了,就休息一下,外出无论冬夏都戴着口罩。

面肌痉挛中药无效-2副本.jpg

    一直过了十多年,没有看到或听到哪里可以治好这个病的信息。偶然的一次闲暇浏览网页,随意搜索“眼皮跳、面肌跳”,患者在网上搜索到航空总医院的陈国强院长可以治好眼跳、脸跳的病,于是一有空就在网上查找陈院长的资料及有关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终于找到了医院的咨询人员,经过沟通,确认陈国强教授真能治好,预约了陈国强教授的专家门诊。2018年9月17日患者从老家乘火车来到北京已是下午,多方打听下找到航空总医院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在附近找家旅馆住下。9月18日一早来到医院挂号(已提前预约),中午在神经外科中心陈国强教授的门诊,患者讲述了自己的患病及治疗经历,陈国强教授根据患者症状、检测报告、影像资料等确诊面肌痉挛,病因为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建议行微血管减压术,收入住院,交由王晓松主任完善各项检查,经术前评估、术前准备,9月20日陈国强教授、王晓松主任等为患者手术,术后不久患者面部一点都不跳动了,眼睛也不跳了,能自然睁开、闭上,心里非常高兴!“真没想到,看了这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药都没好,在这里手术一下就完全好了!真的非常感谢陈教授和他的团队!”


    如何认识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唯一从病因治疗


    据陈国强教授介绍,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通常为眼睑跳动,也就是眼皮跳或眼角跳,而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也确实有一些生理性眼皮跳,多因眼部疲劳或受刺激引起,休息一段时间或经过简单的药物治疗很快就会好。这种类型的眼皮跳,往往很长时间不好,药物、休息等也不能彻底治好。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眼跳连动到一侧面部、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

    引发一侧面部抽动的疾病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的联带运动。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的联带运动常常在面瘫后出现,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时产生同侧面部肌肉抽搐,所以被称为面瘫后联动。

面肌痉挛夏秋发病01.jpg

    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患者占面肌痉挛发病总人数的99.1 %,病因为面神经根在出桥脑段(面神经刚刚从脑干发出的一段)受到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引起面神经损伤,出现脱髓鞘变,造成神经纤维之间电流“短路”,引发面部肌肉抽动。某些桥小脑角的肿瘤或炎症累及面神经根也可引起继发性面肌痉挛发生。据统计,继发性面肌痉挛仅占所有面肌痉挛的0.9% 。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表明,一旦将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面肌痉挛可立即或逐渐停止,面神经根受到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的病因学说已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面肌痉挛的发病病因在颅内,只有从病根上医治才能彻底治好病。由于这种手术为微创手术,对术者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疗效主要决定于术者的经验。一般来说,术者必须积累500例以上手术经验时才能将手术疗效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到较低水平。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 每年完成微血管减压术手术1800例以上,手术成功率98%,手术效果好,并发症风险低于2%。


    秋冬季如何预防面肌痉?


    面肌痉挛除了发病因素,还有诱发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导致血管变硬、变粗,顺应性下降,甚至走形移位,屈曲变长,迂回走行,这样就更容易压迫到面神经根,而引起面肌抽搐。而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不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受风受凉等又会加剧这些因素的发展,导致面肌痉挛高发。

因此,秋冬季应注意:

    1、防寒保暖。秋冬季早晚冷,气温明显下降,早晚要多加衣物,随身携带口罩,避免面部着凉。

    2、运动锻炼。多进行户外运动,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也可以缓解生活工作方面带来压力和消极情绪。

    3、科学饮食。禁烟酒,少饮咖啡,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如韭菜、油菜、香椿牙等,尤其是含维生素B1、B12的食品,既增强体质,又增强抗病能力。

    4、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熬夜,杜绝通宵玩网络游戏,精神轻松,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好大夫-陈国强网,百度文库,配图/网络,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专家介绍]


    陈国强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迷走神经痛及其它各种颅神经疾病;软性-硬性神经内镜治疗各种脑室内疾病;颅内脊髓肿瘤等,手术超过2万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