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希特勒挑起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支持

时间:2018-10-14  【转载】   来自于:深度军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0.jpg

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是纳粹德国的元首,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德国被绑上了战争的战车,将欧洲和世界都带入了苦难的深渊。那么,如果没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如果没有希特勒会爆发吗?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有没有希特勒,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新秩序、新规则对德国极为不利,严重束缚了德国的发展。德国国内一直有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呼声,希特勒运用他出色的口才调动了德国人复仇的意愿,从而掌握了德国最高权力,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如法国的福熙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结束,而是二十年的停战,真可谓是一语成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迫使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份和约严重损害了德国的利益,激发了德国纳粹主义的滋生和壮大。条约规定德国向战胜国赔款1320亿德国马克,海外殖民地全部归战胜国所有。条约规定德国将普法战争中夺取的法国领土归还法国,承认波兰、奥地利独立。条约规定德国陆军总兵力在10万人以内,海军总兵力不得超过1.5万人,不得组建空军,不得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德国边境50公里范围内由英法联军驻军。大体来说,战后德国损失了10%领土和12.5%的人口,经济利益更是遭到严苛盘剥。


    1929年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德国经济更加困难,许多人没有了工作,民众对政府十分不满意。希特勒利用他天才般的口才蛊惑人心,将德国经济问题全部归结于战争赔款,在纳粹党的推波助澜之下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希特勒修建了大批高速公路、水电站、机场,又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德国的经济问题,也赢得了德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希特勒上台0.jpg

图:希特勒上台后赢得了德国民众的支持


    希特勒随后走向了德国利益至上的军国主义路线,不断破坏《凡尔赛和约》,发展壮大德国的军事力量。英法美等国对希特勒采取了靖绥政策,只是抗议却不实质阻止德国的扩张,最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到1939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羽翼已经丰满,所以才能横扫欧洲,击败了无数欧洲国家。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根本原因第一是《凡尔赛和约》,第二是英美法等国的绥靖与放纵,希特勒只是一个时势造就的历史人物而已。


    即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南特勒、北特勒。希特勒之所以如此独特,因为他这样的人太少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常被误解,虽然已经有很多历史性的分析,并且一个流行的观点是错误地将起因等同于“希特勒入侵波兰”。这并不是说希特勒对波兰的入侵不是关键原因,但还有许多必须考虑的其它原因。


    当我们探索这些谜题的其他部分时,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不喜欢的答案,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对过去的看法,这可能是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是在陈说我们所认为的观点。希特勒显然采取了扩张政策,但他也不是有些观点所认为的,想要统治全世界。英国要维护自己“日不落帝国”的霸主地位,在欧洲故意要形成两强对立的局面,所以反对法国对德国的惩罚,而是支持德国的复兴。另外,美国也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向德国大量偷资,等于是在给崛起的德国输血。


    战争的爆发是有很多原因


    随着德国迅速扩大其科技、经济能力及军事潜力,冲突总是可能发生的。然而,这并不一定是战争的直接原因。简单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接受了所有引起这场战争的责任,接受了经济上的处罚,并部分创造了希特勒崛起的经济条件。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希特勒最终领导德国大步跨入了战争,虽然希特勒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因为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参与,就不能视为这只是他的错。 如果没有希特勒,可能会大概率上台一个符合英国政治预期的主导者,一个不得不屈服于国际资本压力的代言人。英法联军进驻莱茵河西岸,姑且之后德国依旧忍辱负重,也没有右翼势力上台就这么过下去。那么接下来视线往东移,苏俄想要收拾波兰这件事还是会发生的,当然时间轴可能会比现实中延迟,毕竟没了元首这个神队友,单刷大波波还是得考虑的稍微久一点,而且在1939年他们还刷了个地狱难度的副本叫芬兰!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苏联最快也得在1940年夏季拿下波兰。那么现在欧洲大陆的格局是东面苏联一家独大,有一点像冷战时期了对不对?没错!冷战提早发生了!但是以当时人们的思考习惯,冷战很快就会变成热战,理由很简单,大家都没有核武器,战争成本对于苏联来说相对变轻了,这样一来驻扎在莱茵河西岸的英法联军就成了苏联嘴边的肉,想什么时候吃都行,当然对于苏军来说越快越好!现在局面很清晰了,欧洲战场基本逃不过战火硝烟了。


    被外来的资本力量所操控的德国一边对法国形成制衡,一边拉拢东欧形成反苏同盟,以一个穷光蛋打手的形象重返欧洲政治的边缘。按照英国的算盘,后继的发展自然是苏德死磕,两败俱伤时英国进场吃肉,法国充当灭德打手喝一点汤,大英帝国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一波衰退。美国恐怕只能隔着大西洋打打酱油,继续搞孤立主义、大美洲。于是就没有二战了,而是一场惨烈的欧陆战争(英国最喜欢、最擅长的局面),苏联半死不活的充当威胁之源、德国与东欧一片烂地重返农耕社会、殖民体系不会崩塌、不会有原子弹、不会有未来独一无二的美国、亚非的独立遥遥无期、GC主义不过是俄国疯子的笑话、盎格鲁白人仍是不可战胜的最优秀种族。


    亚洲的局面可能变化更大,日本将会实现大陆帝国的梦想,而中国则继续分裂衰弱,与印度一同充当农业古国活化石。这时的世界格局可能就是英国主导贸易规则下的美日冲突了……而希特勒的才能与偏执改变了这一切,疯狂、冷酷、激情、洞察,这些特性如此高效的融为一体,使他有能力打碎英国殖民体系的支配,但也葬送了德国的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希特勒提出的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生存获得空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何其相似。两次世界大战,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19世纪末,殖民地已瓜分完毕,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德日等,其实力早已超过英法等殖民老牌帝国,然而已无蛋糕可分,能做的只有从新洗牌,而谈判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战争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英法和德国之间必然会爆发战争,这是一定的,不是某个人能够左右的。


    结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7年死掉,将会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国领导人。如果没有希特勒,德国不会那么快的武装起来,对欧洲也不可能造成那么严重的战争创伤,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不可避免会发生,但要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时间上也肯定会比1939年更晚。(深度军事 李三万)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