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南洋华侨机工用生命打通抗战交通线

时间:2018-11-18  【转载】   来自于:人民网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1.jpg

    “赤子功勋”——云南昆明西山上静静矗立着一座9米高的纪念碑,基座上刻着这四个大字。这块纪念碑就是“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为了纪念那些抗战期间为祖国奋战的华侨赤子。


    “当初从南洋回到云南的时候,已经准备好牺牲了,就没想过要活着回去。”如今已经101岁高龄的罗开瑚老人,是目前云南唯一健在的南侨机工。1939年7月,年仅21岁的罗开瑚随第八批南侨机工服务团的3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坐船回国,经过短暂军事训练后,迅速投入战斗。


    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就是罗开瑚这些南侨机工的主战场。当时,罗开瑚的任务是和战友们将腊戍的军需物资运到畹町。滇缅公路沿途都是崇山峻岭,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羊肠小道上,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万丈深渊。除了行车艰难,南侨机工们还面临着疟疾的困扰。不少机工患上这种恶性疾病,牺牲在运输途中。敌人的轰炸更是家常便饭,一旦汽车被打中,几乎难以生还。“时常有战友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下。”罗开瑚回忆。


    在枪林弹雨、毒虫猛兽围追堵截下,南侨机工们日夜不休、风雨兼程,抢运军需物资及兵员,组装维修车辆,确保了抗战生命线畅通。罗开瑚、廖国雄、陈梦秋……在昆明市大观街道南侨机工社区的英名墙上,工工整整刻着3192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位南侨机工舍生忘死报效家国的故事。(《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18日08版)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