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向左侧歪且疼痛是什么病,痉挛性斜颈可以手术吗?
日常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低头的人称“低头族”,有的人低头看路,有的人低头看手机。偶尔也会见到歪头的人,有的人用脸和肩夹着手机歪着头打电话,有的人歪头拍照做造型,有的人歪着头看着远处,这些都属于人可控制的歪头。还有一种人无法控制的歪头,时常头和脖子一起朝一侧歪斜,即使用手搬过来,自己又会歪过去,这就是医学上说的痉挛性斜颈,俗称歪脖子。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部肌肉阵发性痉挛倾斜为特征的疾病,一般在30~40岁发病,高峰期在50~60岁。由于颈部肌肉间断或持续的不自主的收缩,导致头颈部扭曲、歪斜、姿势异常。病程通常比较缓慢,也有部分病人发病迅速。前期症状类似落枕,头部不随意地向一侧旋转,颈部向另一侧屈曲。30%-40%的病人有其他部位张力障碍表现,如眼睑、面部、颌或手等不自主运动。
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河北石家庄人。十年前做过剖腹产,孕26周,无过敏史。2016年春天脖子、肩、颈疼,见人紧张时脖子不自主左边使劲向右侧倾斜,开始以为是颈椎病,但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没见效果,夏天情况加重,秋天脖子歪斜向右使劲转,到了11月在当地某医院确诊为痉挛性斜颈,住院十多天,药物治疗没见效果,后打肉毒素两支,隔两个星期又打一支,基本恢复正常。约2年后复发,头又向右歪,左侧胸锁乳突肌连脖子后边的肉都一抽一抽使劲,不能控制,右边脖子后边的肌肉疼痛。近来一天比一天重,复发后心理上受不了,希望得到有效治疗。2018年11月20日网上求助。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二科王世杰主任认为,大多数痉挛性斜颈病人病因不明,少部分病人有家族史。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底核、丘脑、前庭神经等部位的功能障碍有关。1、研究表明,部分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由遗传决定。2、临床发现,痉挛性斜颈病人多因外伤。3、可能是前庭功能异常继而导致痉挛性斜颈,头部姿势异常。4、可能是由于周围本体感觉刺激发生改变,使中枢性控制头颈代替扭转调节功能受累,传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存在障碍。
痉挛性斜颈有多种临床症状,基本的症状可以分为四型:旋转型、侧挛型、后仰型、前屈型。有的病人临床症状是多种类型的混合表现。痉挛性斜颈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病人常常伴有颈部、肩部疼痛,部分病人有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症状。一般而言,症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焦虑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中消失。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一般不会造成病人死亡。但是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极其痛苦,甚至有的病人因此患抑郁症、自杀。目前治疗方法,一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类、氟哌啶醇等,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根治。二是肉毒素注射治疗,药效持续时间约为3-4个月,病人需要反复注射,长期使用效果缓减且有一定毒副作用。三是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防止并发症。一些肌张力障碍持续演进,大量药物和肉毒素注射无效,且伴有显著功能障碍的患者,就要手术治疗。
中枢手术方式有立体定向脑细胞核损毁术、脑刺激术、脑移植术等,其中,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目前治疗脑部神经病变引起痉挛性斜颈的安全有效方式。根据患者颈部肌肉受累范围,采取副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双侧颈神经根切断术、颈部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选择性颈后伸肌切除术等,尽可能使颈部活动功能不受限制,同时解除颈部痉挛。 (东方红星 文/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