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说刘备的坏话的李藐也被处死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进攻,也给对方带来了非常大的消耗,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公元234年,多年来鞠躬尽瘁的孔明,病逝在了五丈原。在孔明病逝后,不管是蜀汉的皇帝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哀伤。但是,有一个人却仰天大呼,表示“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人是谁呢?
一
首先,这个人就是三国历史上比较默默无闻的李藐。李藐本来说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心中恐惧,于是在张松的建议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对于志向远大的刘备,成功击败了刘璋,拿下了巴蜀之地。在此背景下,刘璋的手下也基本上都归顺了刘备。不过,面对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的刘备,李藐感到非常不满。虽然迫于形势投靠了刘备,但是,在私下里,李藐还是多次在说刘备的坏话,比如表示刘备是一个忘恩负义、虚情假意之人。
二
如果是其他时候,刘备可能会毫不犹疑地除掉李藐了。但是,因为刚刚入主益州,正是收服人心之际,自然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刘备可能心里不悦,但还是宽容了李藐,该给他的礼遇也没有降低。通过对李藐等人的宽宏大量,刘备向益州原先的文臣武将展示了自己的大度人心,这成为刘备可以坐稳巴蜀之地,最终建立蜀汉的重要原因。在容人之量上,曹操、孙权等诸侯不一定能和刘备相提并论。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
三
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继承了先帝的遗志,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诸葛亮北伐,李藐表达了反对的意见。在李藐看来,蜀汉在综合国力远远弱于曹魏,所以北伐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加重蜀汉国力的消耗。换而言之,李藐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只会以失败而告终。对此,诸葛亮也没有怎么打压李藐,并且将后半生的心血都在了北伐曹魏上。虽然北伐中原没有能消灭魏国,但是,在笔者看来,诸葛亮针对曹魏的攻势防御,还是客观上延缓了蜀汉的灭亡时间。
四
最后,公元234年,多年来鞠躬尽瘁的孔明,病逝在了五丈原。在孔明病逝后,不管是蜀汉的皇帝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哀伤。但是,李藐却仰天大呼,表示“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在李藐看来,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就不用消耗国力地北伐曹魏了,所以这有助于蜀汉的休养生息。但是,因为是诸葛亮刚刚病逝之后,蜀汉后主刘禅面对这样不合时宜的言论,所以非常生气,立即就将李藐处死了。对此,在笔者看来,李藐的言论不仅是对诸葛亮的中伤,也对蜀汉内部团结造成了破坏,所以才将他处死。一定程度上,刘禅也是比较支持北伐曹魏。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依然多次率军进攻曹魏,这显然离不开后主刘禅的支持。(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