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韩宏彦博士主持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年会
航空总医院讯 2018年12月23日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年会在北京大成路9号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承办,以“实用、创新、交流、共赢”为宗旨,围绕脑血管病的医疗与神经修复问题进行了不同研究领域的成果汇报和广泛交流,开幕式由吴中学、毛更生主持,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韩宏彦博士出席并担任会议(论坛)主持。本次会议为高发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和神经损伤修复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脑血管病(cerebralvascular diseases),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最常见的病是脑血管硬化、脑缺血、脑出血、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瘤等,患者的发病率高,残废、死亡也高,发病率占神经系统总发病的50%以上。
中国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全部疾病死亡人数的约五分之一。脑血管病发病率约为246.8/10万,中国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约340-35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约为114.8/10万,中国每年新出现脑血管病死亡约为160万。因此,脑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工作任务繁重。
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周定标医生介绍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研究进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游潮医生谈了中国脑出血的诊治现状与问题,天津环湖医院的佟小光医生介绍了脑后循环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陈劲草(代讲)脑动脉畸形符合手术精准治疗方法,湘雅二院蒋宇钢医生谈了如何处理硬膜下不同类型床突旁动脉瘤,湖南郴州人民医院方松医生介绍了内镜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临沂人民医院刘振川医生介绍了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快速穿刺脑血肿治疗脑干出血,在脑出血危重病人的抢救上优势凸显。
在新科技的医疗应用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3D打印医学研究所李泽福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脑出血治疗上如何做到精准定位穿刺和入路,可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减少偏差,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深受年轻医生的好评。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的王常勇介绍了脑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假肢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经验。微创神经医疗科技的周媛介绍了最新脑血管支架技术,支架能与血管壁实现紧密贴合。
脑神经损伤后的修复问题一直是困恼医生和患者的医学难题,国内外的学者和医生在该领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找到能够修复神经的方法和材料。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徐如祥医生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致瘫的脑内干细胞移植实验,移植后患者状况有明显改善。解放军第981医院郭晓玲医生介绍了嗅鞘细胞和嗅神经元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实验,通过四组患者对照评估,实验取得初步成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段炼医生介绍了烟雾病自身血管修复问题及手术旁路血管重建。
在血管畸形与血管瘤的治疗上,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王贵怀一直致力于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次年会上他介绍(代讲)脑干与脑颈髓AVM显微手术治疗技术,为脊髓血管畸形和脑血管肿瘤治疗提供经验。北部战区总医院关靖宇医生介绍了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治疗中枢性上肢瘫痪,北京天坛医院王嵘介绍了颈动脉闭塞复合手术开通方法。
此外,中国康复医院杨明亮医生介绍了脊髓损伤呼吸调控新技术,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何江弘医生介绍慢性昏迷促醒手术的疗效,分析脑部深电刺激术(DBS)与脊髓电刺激术(DCS)在使用上的差异和技术要求,认为(DBS)电极放置的位置影响疗效,如何把电极放在核团中心,是电极脉冲精准作用于病变脑神经核团的关键。(东方红星 文/李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脊柱健康中心 脊柱矫正 咨询电话:1531144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