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广西深耕农产品加工

时间:2015-06-09  【转载】   来自于:中国食品报    阅读

  对接东盟  合作互补


  随着广西土豆、柑橘、蒜头等纷纷走出国门,东盟水果及农产品也成为广西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近年来,广西推动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及境外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交流合作,互惠互利。下一步,广西将借助“一带一路”,3—5年内,在东盟国家建立20个左右的农业基地,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出口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本报记者  邓宏鹰  本报通讯员  张文卉

  东盟水果深入广西
  电商物流助力销售


  5月29日,在广西南宁民族大道某大型超市的生鲜区,刚刚上市的东盟新鲜水果吸引了很多消费者选购。梁女士拿起一个越南芒果说:“我是个芒果迷,这几年在南宁的不少大型超市、商场都可以买到来自东盟国家的新鲜水果,很方便。”
    5月中旬,在广西最大的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凭祥市浦寨边贸点,一辆辆满载东盟水果的大货车从越南新清口岸进入广西境内。东盟水果电商产品服务商阿福的水果运输车辆也在其中,平均每两天,阿福等人要从越南河内的水果批发市场精心挑选一批榴莲、芒果、莲雾精品果,然后根据订单通过快递将新鲜的东盟水果送货上门。阿福介绍,省掉中间环节,将新鲜的东盟水果以国内快递迅速送货上门,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000单,差不多达到1.5万—3万公斤。
    据了解,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启动后,双方90%的产品实行了零关税,给东盟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加快了广西水果出口东盟市场的步伐。据统计,广西水果贸易在与东盟贸易中表现不俗,2014年广西水果进出口量逆势上扬,全年共进出口水果41408批、103.37万吨、贸易额6.35亿美元。


  广西水果出口东盟商机大
  “走出去”合作项目硕果丰


    在距离富川瑶族自治县1公里远的立新农场1.3万多亩的柑橙种植基地里,立新农场场长唐仙寿介绍,农场每年的柑橙产量近5万吨,其中2万—3万吨的柑橙由广西杨氏农业发展公司加工包装后,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及俄罗斯等国家。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广西柑橘以上市早、品质优、品种多、运距近、鲜果供应期长的特点,在抢占东盟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柑橘是全国除苹果、梨以外对接东盟不可多得的优势品种。
    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区域内交往的日益加深,东盟国家对温带水果的需求增大,广西水果出口东盟商机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广西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共同开发农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截至目前,广西已有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到东盟国家合作,协议投资总额3.1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2.8亿美元,重点开展木薯、稻谷、果蔬等的种植与加工,投资所在地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


  广西农业技术对接东盟
  老挝人首尝本土哈密瓜


    去年4月,老挝万象举办首届哈密瓜节。据悉,这是老挝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吃到本土种出来的哈密瓜,老挝人把它叫做“中国甜瓜”。
    据了解,2004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占巴塞省政府农林厅在老挝巴松合作建立了60公顷“中老农业合作试验基地”;2013年起,广西实施了“中国——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项目,仅一年的时间,老挝试验站采用有机种植模式试种了玉米、水稻、蔬菜、葡萄等128个农作物品种,并初步筛选出一批适合在老挝种植的优良品种,覆盖了老挝一半市场,并第一次在老挝本土成功种出哈密瓜。
    目前,由广西主导的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已在老挝、越南、柬埔寨3个国家扎下深根。截至2014年5月,中国(广西)——柬埔寨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已生产豆角等蔬菜4.8万公斤、甜瓜10.2万公斤提供给柬方市场,因物美价廉而供不应求。此外,广西万川种业公司在越南河内、谅山建立初具规模的农作物展示示范园区和基地,筛选出特优136、特优269和银蝶糯106等作物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广西东盟加强农业互补
  “一带一路”深耕农产品

    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杨亚非表示,广西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中,刚好在几大国际市场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主要的亚热带农业产区。杨亚非说:“虽然我们的农业和东盟农业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一些经济作物,例如桂北的柑橘等一些温带水果,通过‘一带一路’可以拓展我们的市场。”
  杨亚非认为,广西的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带一路”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将利用好2015—2017广西财政资金每年扶持900万元建设试验站,建设以水果、蔬菜以及园艺作物为重点的种植示范基地,延伸采后处理、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产品就地销售就地增值,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向东盟其他国家推广。此外,争取每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投入300万元,在东盟国家开展5—8个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3—5年内在东盟国家选择交流合作基础较好的省(州)建立20个左右农业基地。利用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消化、吸收适合于广西发展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及农作物繁育的先进技术、先进成果和新品种。通过东盟合作平台带动广西农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