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山村里永远的烛光

时间:2015-06-09  【转载】   来自于:石柱新闻网    阅读

    “说到李建老师,我硬是无法用语言来感激他,他至少为我们村的娃二减少了一样上学的必备用品——手电筒,并且舍弃挣大钱的机会,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这偏远的山村,为娃二们的学习呕心沥血,我觉得他就是‘最美乡村教师’。”近日,万朝镇万祥村老村干部谭银友对记者这样感慨道。

    “1998年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因为从那一年起,我开始了在忠县磨子乡4年的代课生涯,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我被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所震撼,也初次领略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从那一刻起,我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李建老师回忆道。

    万朝镇万祥村毗邻忠县磨子乡,而朱水组人员相对密集,村里唯一的村小早已成为残垣断壁,在2002年已经停办。谭银友介绍,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孩子只好到万朝、石方、坡口小学读书,他们每天起早摸黑,上学来回要走4到5个小时的山路,所以他们上学都有一件必备品,那就是手电筒。看到孩子们上学这么累,家长们也心焦得很,很想把村小再办起来。

    朱水小学退休教师刘光河了解到李建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于是找到他,说了村民们的想法,没想到李建毅然答应了刘老师的请求。

    当得知丈夫要办私人学校时,李建的妻子罗先梅坚决反对。但是,妻子的反对声仍旧没能改变李建的想法,经过李建的软磨硬泡,罗先梅最终同意了。

    2002年夏天,李建激情满满地来到朱水开始了12年的民办教学生涯。从此,朱水村的孩子们告别了上学必带手电筒的历史。

    由于没有教学场所,他只好租用村民家的房屋给孩子们上课。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学习需求,他开设了4个不同年级的教学班,但是4个班的教学工作一个人终归是忙不过来的,于是,李建回到家耍尽嘴皮,终于劝来了妻子与他并肩作战。

    2008年,在县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商,朱水小学争取到了重庆浙商爱心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基金会支助30万元重新修建朱水小学,一栋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结束了李建租房办学的历史。

    “在修建过程中,李建夜以继日地坚守工地,他时刻担心着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一次电动机出了故障,为及时修好电动机,李建连夜冒着瓢泼大雨,在泥泞的山间土路上骑着摩托车把电动机送到忠县维修,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才满身污泥地返回学校,他为学校的建设这样不辞辛劳,我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万祥村文书廖德庆哽咽着说。

    朱水小学在山巅之上,学生上下学都要经过一处高几十米的悬崖,曾经有一村民掉下悬崖丢了性命,一中学生摔下悬崖成了重伤。为此,李建时刻担心悬崖处的安全问题。2013年,经过多方努力,重庆浙商爱心基金会联合巴蜀中学重庆学生义工协会为朱水小学筹集善款7.5万元,在悬崖处和操场周围安装了生命防护栏及其他设施。从此,悬在李建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为保证学生的营养,李建一直亲自驾着摩托车采购食品蔬菜。一个寒冷的冬夜,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李建驾驶摩托车在返回的途中不小心翻下山沟,摩托车和几百斤重的牛奶、鸡蛋重重地压在他身上,一点也动弹不得。他大声呼救,附近的村民听到呼救声后,赶来救起了伤痕累累的他,妻子罗先梅得知消息后泣不成声。”廖德庆热泪盈眶地说。

    从那以后,李建的兄弟经常劝他:“哥哥,你办学那么辛苦,又没几个学生,还挣不了多少钱,你觉得值吗?眼看侄儿和侄女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没得钱啷个办?干脆到我的厂来搞管理,我给你和嫂子每人每月5000元的工资,你看要得不?”

    “我不是为了挣钱才办这个学校的,这里的孩子上学非常不容易,一旦我停办学校,这些孩子该怎么办?我又怎么对得起父老乡亲们的殷切期盼?”李建反驳道。

    12年来,县教委、万朝镇党委政府曾多次深入朱水小学,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李建也用可喜的业绩回报着社会。他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曾经在全县检测中获得全县第八名;在今年小学毕业自主检测中,有两名学生取得187分的好成绩。

    李老师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孩子们亲切地称李老师为“爸爸”。就在李老师生日那天,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制作出一张张可爱而精致的生日卡片,卡片上写道“祝爸爸生日快乐!”

    “当看到孩子们的举动,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有了我坚守的价值!”李建感动地说。

    今年六一儿童节那天,朱水小学的师生到石方小学参加表演,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下午返回的路上,孩子们告诉李老师:“我们六年级马上就毕业了,我们想要在自己的学校再表演一次,献给为我们辛勤工作的你和罗老师,好吗?”

    回到学校已近黄昏,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卸下教室的窗帘用来当作幕布,搭建好简陋的舞台后,孩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为“爸爸”“妈妈”献上世界上最美的演出。那一刻,孩子们哭了,李建夫妇也哭了。

    “学生毕业了,就是他们离开我的时候,可能从此很难再相见,我每次送别小学毕业班,感觉就像一次次嫁出自己的女儿一样,心中有无限的牵挂和不舍,但我更希望他们像一只只小鸟,飞得更远,飞得更高……”李建感叹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孩子越来越少,到下学期,估计只能招到20几个学生,也不知道多少年后,这个学校将会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但是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说到这儿,李建是那么坚定执著。

    当笔者离开朱水小学的时候,退休教师刘光河不住地说:“李老师一心爱教育、爱学生,他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这乡村的教育工作上,他的成绩有目共睹,我认为他就是最美乡村教师!”

    我眼中的核心价值观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么我就决定了选择清贫,我爱我的事业,更爱我的学生。我教书不是为了挣大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学上,能学到知识。作为一名教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必须要做到的。               —— 李建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