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凤山系列传说一:凤凰落宝地
滕州市木石镇的落凤山坐落在沂河东边,很久以前人称东山。祖辈上传下来一个说法:东山下有宝物,千年一现,一旦现世的时候,这地方就要出一个千载留名的大人物。
沂河汇入薛河后,从薛国都城的北门往西流去。北门的大桥头(今官桥村天主教堂旧址)有棵大槐树,几个人都搂不过来,树枝能伸到半里远,树上住了九十九窝老鸹(乌鸦)。
这天,薛国来了两个南蛮子,一师一徒,他们被这大槐树惊呆了,师父掐指一算,跟徒弟说老鸹们快要抱窝了,第九十九窝下的是个金蛋,咱可要发大财了!俩人天天守在槐树下。一天夜里槐树发出一阵金光,把半个天都照亮了。徒弟正要爬树偷蛋,师父眼珠一转,说不要金蛋了,咱们要金鸟!
过了三七二十一天,金蛋破壳了,大槐树又发出万道金光。师父爬到树上捉鸟,不想小家伙刚出壳劲蛮大,一爪子蹬着了南蛮子的眼睛,又伸嘴啄断他脖子上的红线,叼起线上的铜钱,“扑棱”,展翅往东北飞走了。
“我的金钱!”南蛮子痛得大叫起来,“快!快!快追我的金钱!——那可是你师祖传下的!”师徒俩赶忙骑上快马追去。
金鸟见风就长,两只翅膀金光灿灿,竟变得有一个院子大;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映着朝霞在晨风中飘动。
“这不是只凤凰吗?”
“从哪儿飞来的金凤凰啊!”
城门口好多人都看见了,大家不住地欢呼,眼睁睁地看着凤凰飞过丰山了。
“师父,凤凰飞得多快呀,咱追不上啊……祖师的金钱也要不成了!”
“胡说!快追!——‘凤凰不落无宝之地’,金钱事小,只要看准它落在哪儿,咱就能取宝发大财!”
丰山东面就是沂河,有小桥通向河东的村子,桥头有棵老梧桐树。凤凰一展翅飞到桥头,停落树上,“咯咯咯——”、“咯咯咯——”、“咯咯——”长鸣三声。
正巧有个小孩子爬到梧桐树的枝杈上睡觉,这鸣声把他惊醒了。小孩看见一只金光灿灿的大鸟在头顶,又惊又喜,禁不住伸手去摸五彩羽毛,凤凰一闪身,小孩只抓住凤凰叼的铜钱,凤凰又飞走了。小孩看看亮闪闪的铜钱上刻着海水和宫殿,挺好玩的,就放进了布袋,下了树,牵起拴在树上的黄牛放牛去了,后来竟引出一段《王小闹东海》的故事。
这村子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不知过了多少年,出了一个公孙弘,汉武帝任用他做了六年丞相。公孙弘把小桥建成九拱大石桥,人们叫它“公孙桥”,时间一长简称为“公桥”;小村子也因此名为“公桥”村。
师徒俩上气不接下气转过丰山时,凤凰已经继续向东北飞去了。这时它长得大如小山,五光十色的翅膀把多半个天空映照得直晃人眼,附近十里八里的人们都看见了,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奇的鸟儿。
“凤凰还没有落,它肯定快累了,快!快!看准它落在哪里!”师父喘着气催促徒弟。
凤凰又飞了七八里地,来到沂河东面的一片崇山峻岭。从东北绵延过来的山峰,好像几条巨龙聚到这里似的。凤凰在天空盘旋了一阵,忽地一收翅向最南头的东山落去。峰顶的南面是一壁悬崖,悬崖下有一块方方正正的巨石突兀而起。凤凰降在巨石上,昂起头,挺起胸,向着云天引颈高唱:
“咯咯咯——”
“咯咯咯——”
“咯——咯——”
洪亮清脆的鸣声响彻九霄。山下村里的人们听见了,都跑出来观望。凤凰扇扇翅膀,立刻有七彩的光芒射向天空,人们禁不住惊呼起来。
突然,从小树林里飞出无数支利箭,雨点一样直射向凤凰的脖子,人群又一阵惊呼。只见凤凰一抖翅膀,一片光环飞出,利箭化为灰烬。原来,南蛮子师徒骑马赶到后,师父就拔出宝剑。徒弟不解地问:“师父拿出师祖传下的神剑,是不是要杀凤凰?”师父奸笑一声:“知道宝贝的位置,凤凰就没用了,它的羽毛全是金银翡翠、眼睛也是宝石,咱不能放跑了它!”师父念动咒语,一扬手,宝剑变作无数利箭从树林飞了出去,哪想到被凤凰挡了回来!两个南蛮子只好没命地逃走了。人们愤怒地冲进小树林,哪还有凶手的影子。
凤凰又是一阵鸣叫,然后振翅直冲向天空,穿过几朵白云,渐渐变小了,好似一只天鹅;又穿过几层白云,变成了一个小亮点,最后看不见了。人们仰望天空,久久不肯离去。
自此人们就称东山为“落凤山”,山下的阳明村,也改名为“落凤山”村。这儿果然是个钟灵毓秀之地啊,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就出生在山下,毛泽东曾赞叹他为“平民圣人”。落凤山的南坡、悬崖下的巨石上,有一个清清晰晰的半亩地大的鸟趾印,人们相传这就是当年凤凰的脚印,上世纪六十年代遗迹尚在。很可惜,后来落凤山水泥厂投产需要石料,附近村民就把巨趾炸碎卖钱了。千万年的圣迹,就这样毁于一旦,从人类的文明中永远消失了!
明代监察御史张守蒙有诗咏落凤山:
凤翔岐表几时还,此地空留落凤山。
凤去彩遗千仞秀,山盘时见九苞颜。
层峦只有群鸦集,幽涧何嫌稚笋班。
北顾龙山相对出,万季瑞霭结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