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土鸡王”
方言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鸡喂食菜叶、黄豆、大蒜、玉米等。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 王尚锋)从船厂工人到女包店老板,从女包店老板到工地上小包工头,从小包工头再到养鸡大户,农家出身的年轻小伙方言,自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市场大潮中进行着角色转换,在艰辛的努力中寻觅着自己人生的最终坐标。方言家住丹凤县峦庄镇汪家沟村。现在,他是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者。他利用房前屋后的坡地和树荫,圈地建舍,建起了一个占地近30亩、饲养规模达2000余只的绿壳蛋乌鸡散养基地,村民称他为山林“土鸡王”。
打工仔回乡养鸡
和大多数农村娃一样,方言出生在蟒岭深处汪家沟村一个贫困的家庭。年幼丧父的方言,由于家境原因,让他更懂得了奋斗二字的含义。念完初中后,方言上了职业学校,学习焊工技术。毕业后,十八九岁的他只身前往扬州一船厂做起了焊接技师。月收入大概五六千元。这样的工资在农村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然而年轻的方言却想:给别人干一辈子终究不是个活法。在船厂干了四五年后,他回到西安小寨又开了家女包店。但是昂贵的租金让他没有赚到多少钱。随后,他又来到一个建筑工地上承包起了搭架子的活。
方言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总是觉得打工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尤其是每次回家看到那些孤独的老人小孩,他的心里总是隐隐作痛。出门时看着老人们不舍的眼神,心里是那样的惆怅和无奈,一直就想着在农村做些什么,带动老家的群众一起致富,让老人有所依靠。“只要有事做,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多好啊!”他想。
2012年9月,一天晚上方言和儿时的伙伴一起吃饭。闲聊中,食品安全成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都在感叹饭桌上的炒鸡蛋少了“土”味,少了儿时的味道。大家说到劲头上,方言随口开了一个玩笑:“大家也别抱怨了,干脆我回去养鸡!”大家都以为方言开玩笑,谁知道方言却真的在心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养鸡规划。
方言认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由原来的吃饱到现在的追求绿色无污染,健康滋补的饮食理念。所以,如果能给消费者提供绿色、无污染健康滋补的食物,那么市场前景必然广阔。
引进乌鸡办鸡场
方言敢想敢干。2012年春节,方言回到了秦岭深处的家乡,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借贷数十万元,租了离家不远处几十亩山林地,从此开始做起了与鸡打交道的买卖。一心投入到养鸡事业中的方言怎么都没想到,这个看似完美的淘金计划,却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
养鸡前,方言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后,就只身前往山西、江西、河南等地,进行乌鸡市场的实地考察。2013年1月,他从江西抚州引进了2000多只的纯种“五黑一绿”的乌鸡鸡苗进行养殖。这种鸡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更为奇特的是所产蛋绿色,所以称为“五黑一绿”。
为了提高鸡的品质,方言在山林中进行散养,给鸡喝山泉水,给鸡吃昆虫、杂草、玉米、黄豆、蔬菜。由于是散养鸡,这些鸡因此特别矫健。由于乌鸡总是在房屋、树林里飞上飞下,所以做防疫特别困难。他就给经常投食一些大蒜、鱼腥草、板蓝根等预防疾病。
原本想着高质量的鸡肯定会特别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可是等方言把鸡蛋拉到批发市场上去出售时,才发现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一些老年人能看出这些蛋是真正在山上放养的乌鸡,可是好多年轻人根本看不出来,不相信这些是土鸡。无奈之下,方言只能多次到商州、丹凤等地的特产店、超市上门推销自己的绿皮鸡蛋。虽然打开了一些销量,但是他经历的艰辛过程也是可想而知。
汪家沟地处深山,农村山路特别窄。在一次收购玉米的过程中,加上当时他心急,一不小心,车翻了,他翻下3米多高的河沟里,他的头部被石头碰出一道3厘米的伤口,身上也被车窗玻璃扎伤。那段时间,他虽然躺在医院里,但心里却时刻操心着家里的鸡……至今,方言的左脸眼角处依然留着一道深深的疤痕。
期盼做大乌鸡产业
9月末,为了扩大销售,方言坐车来到商州寻找媒体帮忙,希望通过媒体的帮助一方面扩大宣传加大销售,另一方面希望社会有识之士加大支持做大产业规模。
10月11日,记者在方言屋后的一片树林里,看到了一群群乌黑发亮的鸡正在山坡上跑来跑去,咯咯咯地叫得正欢。整个林区的草丛中留下了成百上千个大坑窝,那是乌鸡的产蛋场所。只见方言背着一篓菜叶子,成群的鸡都围了上来争相啄食。在方言的邀请下,记者和他一起在草丛里、屋檐下捡拾鸡蛋。目前一天可产蛋1000枚,约50公斤。
“林下养鸡,不占地方,草本类植物为鸡提供天然‘饲料’,只需辅以适量的玉米和稻谷,不仅节约饲料,而且禽粪可肥林地,减 少了投资保护了环境,最关键的是林地里长大的土鸡味道鲜美,特别有营养。”看着自己精心饲喂的“宝贝”,方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了解,方言养的“五黑一绿”鸡含有大量有极高滋补保健价值的黑色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和抗癌元素硒、铁等矿物质,鸡肉中各种氨基酸具有滋补肝肾、大补气血等功效,且药效卓越神奇,被誉为“药鸡”。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方言的鸡现在已经走进了丹凤县和商州区的不少超市、特产店。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方言把他的鸡蛋放到了淘宝网店上,通过和快递公司联系,每天可以销售近500枚,现在已成交180多笔,最远销售到深圳。目前,方言通过学习,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尝试着申请商标。
下一步,方言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人认识、知道绿壳蛋乌鸡,让绿色、天然、健康的绿壳蛋乌鸡走向更多的市民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们品尝到他的“绿色”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