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怪诞的花瑶婚俗

时间:2015-06-10   作者:刘景城  【转载】   来自于:新浪博客    阅读

7250_86328687fe2e1b5.jpg

(湖南溆浦县九溪江乡贺屋园杨丽君婚礼掠影)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12000余人,居住在湖南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和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真生活。而花瑶婚俗活动中的“打泥巴”、 “蹾屁股”和“炒茅壳里”等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更是气氛热烈而粗犷。

    2010年1月20日,溆浦县九溪江乡贺屋园杨丽君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蒲正飞举办婚礼,在新娘杨丽君家里,我们用镜头记录了这怪诞的花瑶婚俗 

 

    湖南溆浦县九溪江乡贺屋园

7250_250623cf35cc5c1.jpg                             

    凌晨四点,一顿丰盛的早餐后,新郎家的迎亲队伍便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出发,前往二十多里外的溆浦县九溪江乡贺屋园迎接新娘,和普通婚礼不同的是新郎并不在迎亲队伍中,带队的是花瑶婚嫁风俗中特有的“媒人公”。“媒人公”应该算是花瑶特有的风俗,上门提亲说媒的不是“媒婆”而是“媒人公”。当然,这个“媒人公”的人选也特别有讲究,那些在当地能言善道、知识广博且受人尊敬的汉子,才有资格成为“媒人公”。

  在婚礼当天,“媒人公”要担当起重要的任务,首先是要统领男方家十几号人丁,在天没有大亮之前挑着礼担赶到女方的寨子。

 7250_b009e2f9e6720c6.jpg

    天还没亮,这支队伍行至离女方寨子五六十丈远的地方停下来,由“媒人公”摆下有辟邪含义的“五子飞棋”,目的是喝令潜随而来的乌合野鬼止步。

 7250_3943ad4f7a33b11.jpg

    “媒人公”率人赶至寨子口,率领的男方队伍必须经过三道“拦门酒”才能进入新娘家,之后媒人公会把随身携带的红伞放在女方家的神龛上。女方开始忙着收拾饭菜时,那把红伞也已经被女方悄悄的拿到里屋,挂上12个红绣球。这也就预示着女方对这桩婚事非常的满意。

 7250_39cc203c1f5f061.jpg

                                             7250_cfc9edbe5ebc82c.jpg       

敬菜

 7250_25ecf2c72a91153.jpg

 

    吃完早饭,接亲的男人和女方家的女人们便会围坐在火炉旁对歌,花瑶是个能歌善饮的民族,“饭养身,歌养心”,男女老少都把唱山歌当做最快乐最开心的事情。上山挖土、砍柴、下田插秧、割禾,总曲不离口。

    他们不用书本,随编随唱,出口成章,人人都能唱上好几个时辰。一俟寨子里有人结婚,或生孩子之类的大喜日子,男男女女都会赶来道贺,更是心痒痒的都打算亮亮嗓子唱上几曲。花瑶山民不象苗族那样赶坡对歌,而更喜欢在黑黝黝而光线朦胧的古老木屋里,矮脚板凳围着火塘或篝火而坐,往往也是男女各都挤坐一方。

    花瑶山民将这种山歌对唱称为“唱讪”。内容大多为情歌,有民间传唱的也有随机应变即兴创作的。他们往往将爱恋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悄然融汇进了极富形象思维的以歌当说的话语里。

7250_d801f395778eb87.jpg

7250_f5d27e5d04356d0.jpg 

对歌高手 1

 

对歌高手 2

 

对歌高手 3

 

对歌高手 4

 7250_03604330e97619e.jpg

败阵的男方歌手

 

7250_fa581124a4de2c0.jpg

炒茅李壳

 

    对歌中败下阵来的汉子们要接受惩罚,姑娘们会将他按在地上,把烧红的柴火灰塞入他的裤中,这粗狂的嬉闹花瑶人称之为“炒茅李壳”,是狂欢的重要组成部分。


7250_ac9663a4c5af964.jpg

花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蹾屁股


    “蹾屁股”,瑶语叫“打滔”。在这个游戏里,男人们坐在板凳上,姑娘们则纷纷挤进人圈,一个个随意地坐到男人的双腿上。然后又依次向右移坐到旁边男人腿上,且越移越快、越移越欢。随着阵阵高涨的欢笑、叫喊,坐在男人们腿上的姑娘,一个个被男人的腿弹起,又重重地落了下来。如此在一片欢叫声中反复地来回着。姑娘们滔得兴奋,男人们却瘫了下来,嘴里一个劲儿的求饶。

7250_91172b41d152c4e_2.jpg

    寨子里的靓妹,邀上三五个伙伴,在男方接亲的队伍中寻觅帅哥,并“强行押解”他们到附近田里担泥巴,尽情地将泥巴涂在帅哥的衣里衣外。帅哥们则千方百计周旋,用尽一切办法巧妙逃脱。

7250_91172b41d152c4e_3.jpg 

7250_3e1dee62672ba10.jpg

酒席宴上,打泥巴已经悄然开始

 7250_0a883565d16f6a3_4.jpg

炮竹骤响,打泥巴开始

 7250_5084acecdbda59b.jpg

狂欢婚礼痛打媒公

 

    热闹的婚礼席上,酒过几巡,炮竹骤响,一名中年男子忽然夺门开溜。这时,守在酒席门外的姑娘们一涌而上,将湿泥拼命地朝他身上乱涂乱扔。被姑娘们追打、围攻的这名男子是“媒人公”,就是当初给新娘上门说亲的人。


   在花瑶寨里,说亲的不是媒婆,而是能言善道、知识广博又受人尊重的汉子。揪打“媒人公”,是新娘子的闺中好友们,因“媒人公骗走了我们的好姐妹”而惩罚他的方式。

 

 7250_0a883565d16f6a3_1.jpg

打泥巴

 

    “打泥巴”是花瑶婚俗中最富情致的一种形式。花瑶的媒人多是男子,人称“媒公”。炮竹骤响,“媒公”便立即夺门开溜。这时,守在酒席门外的姐妹们就一涌而上,将湿田泥拼命地朝“媒公”身上乱涂乱扔。“媒公”身上泥巴涂得越多,证明女方家里对这门婚事越满意。这满身泥巴的衣裳,穿回家后,要保存三天才能洗掉。

 

7250_c6094ae0c1a598f.jpg 

孤寂的新婚之夜

 

    瑶寨新婚之夜,热闹的是宾客,新郎新娘却寂寞得很。新郎只管帮做家事,或者同样挑着礼担,随意夹行在送礼、迎亲的队伍中,所以不知详情的根本就看不出哪位是新郎。而新娘则更惨,新婚之夜不得入洞房,而要在堂屋里独坐冷板凳,不吃不喝,静静地捱过这举寨欢腾的孤寂夜晚。

7250_d72d0b824b43057_4.jpg

    因为女人们的服装都是一样的,所以很难分辨出谁才是新娘子,新娘子神秘的身份是要在换完衣服后才会揭晓——新娘的胸前会挂一面镜子,这是为了驱赶妖魔。根据花瑶的习俗,姑娘在出嫁之前,母亲会亲手做一碗最好的饭菜给女儿,新娘子吃完饭之后便开始准备换上这辈子最漂亮的嫁衣。

7250_d72d0b824b43057_2.jpg

7250_d72d0b824b43057_1.jpg

送  亲

7250_d72d0b824b43057_3.jpg

7250_d72d0b824b43057_5.jpg

“媒人公”摆下有辟邪含义的“五子飞棋

 7250_a1610c27f92cd7f.jpg

 下午四时许,接亲队伍驱车离开溆浦县九溪江乡贺屋园,前往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