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环金银湖绿道享休闲慢生活 东西湖各式主题公园
放眼迷人湖光 环抱千株水杉
去环金银湖绿道享休闲慢生活
绿道多绕行1公里 留下数千棵水杉
走向320公里“绿丝带” 加快成网规划
绿道两岸,一堤烟柳,一池青荷,漫步其间,饱览“湖之美”
人在绿中行,湖景眼中留,节假日来东西湖感受慢生活的市民越来越多
金银湖湿地公园内亲湖绿道,两旁绿树成荫
周日,家住光谷民族大道的李先生驱车从三环线一路飞奔,跨过白沙洲大桥、长丰桥,30分钟后,抵达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沿湖绿道上拍摄家庭DV,李先生笑着说:“只要不下雨,我们每个双休日都会自驾来金银湖徒步、休闲。”
过去,这样的假日“全家乐”活动多半是在东湖。现在舍近求远,李先生理由充足:金银湖的空气更好些,而且还有养眼养心的环湖绿道,人在绿中行,湖景眼中留。
眼下,和李先生一样,选择节假日来东西湖感受慢生活的市民越来越多。无论是野餐、垂钓,还是骑行、徒步,抑或露营、写生,都能在环金银湖郊野绿道找到好去处。
选址
20公里绿道依水而建
可观魅力湖景
“江城绿道选址的首要标准——有风景。”市园林和林业局绿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汉口地区面积最大、生态最好的城中湖,金银湖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1.2万亩水域面积,4.2万米湖岸线。
在这里,东流港、黄狮海、潇湘海、径河四条水道纵横贯通,金岛、银岛、卧龙岛等九个半岛点缀其中。水道如线,岛屿如珠,线走珠润,更水色迷人。
“这样的景色,无疑是建设绿道的最理想场所”,东西湖城乡建设(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城市湿地,是不可复制的区域。金银湖保存有完好的自然原生态。
2014年底,一条依水而建的20公里环金银湖绿道建成。这条名为环金银湖(金桥至银桥)的绿道,自然、生态、野趣。金银湖湿地公园是它的起点,走金桥、上金湖、下金湖、上银湖、下银湖、墨水湖、银桥,在银桥东画上句号。
2至3米宽的绿道上,可林中步道,可湿地观鸟,秀美壮观的菖蒲、水杉林以及杨柳岸也触手可及。
从上空俯瞰,绿道整体呈大环状,外部衔接金山大道绿道、园博园绿道、金银湖湿地公园绿道。意味着市民还可以来这里骑行,看看野生小动物。
走向
绿道多绕行1公里
留下数千棵水杉
环金银湖绿道不仅是一处可供休闲的运动场所,还是一处可以开启清肺之旅的天然氧吧。沿绿道蜿蜒,高大秀颀的水杉一字排开。
事实上,这些水杉的保留,来之不易。东西湖城乡建设(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过程中,水杉林一度成为“拦路虎”,“移掉这些水杉,鸟儿就会失去家园。绕开这些水杉,线路就要绕行,增大施工成本。”
通过反复调查研究,项目最终决定严守生态底线,加大投入为水杉林让路。在不破坏现有植被、水景,不破坏原有地形的基础上,绿道充分利用地域自然景观、原生态条件,绕道而行。计划建成19公里的绿道,延长至20公里。为了多出来的1公里,东西湖城投公司增加投入百万元。
对此,东西湖城投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师周子剑认为十分值得。他说:“树林和草、灌木或是树木过滤带等在内的滨河缓冲植物,能够成功地阻止径流沉积物,同样也是鸟禽的栖息地,生态价值很大。”
规划
320公里“绿丝带”
加快成网
东西湖坐拥金银湖、杜公湖等28个湖泊,涉水面积16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85平方米,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武汉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凭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东西湖区绿道的规划始于2012年。
绿道系统总体结构以“一环、二轴、三湖”为骨架: “一环”即沿汉江堤、惠安大道、荷纱公路、东柏路、银柏路、环湖路、金山大道、马城东路、张公堤的外环;“二轴”即金山大道绿道和五环大道绿道;“三湖”即指环金银湖、杜公湖、巨龙湖绿道。绿道串联全区主要景点、公园游园,密度不低于1公里/平方公里。
目前,长度约320公里绿道网正在加快编织。15公里的金山大道绿道已成为武汉绿量最大的城市绿道,环金银湖郊野绿道沿着湖岸延伸,带领市民体验“城市之肺”的湿地生态。
工程师周子剑曾在自己修建的环湖绿道上骑自行车,2小时骑完35公里绿道。他说:“林下穿行,湿地观荷,一步一景,我希望环金银湖绿道能入选武汉十大最美自行车道。”
网友“一片云”称,蓝天白云下的金银湖绿道,确实太漂亮了,发贴到网上,不少人问我:这是哪儿啊?武汉?有这么漂亮吗?确实,金银湖就是这么美!
据介绍,待2030年东西湖绿道正式成网,其总长度可绕我市三环线4圈。届时,城市“慢生活”将拥有更广阔的绿色空间。
湿地 遗址 海洋 江滩
东西湖各式主题公园任您耍
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夏日纳凉观光好去处
府河河岸,任凯湖郊野公园、杨四径郊野公园、慈惠农业观光园、七彩植物园、巨龙湖生态园等串珠成链,采摘、远足、健身、爬山、露营等一系列慢绿生活体验,唾手可得。
21个综合公园,14个现已蔚然绽放。在东西湖,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慢绿目标,已越来越近。
国家湿地公园升级成江南画卷
在东西湖,最为人熟悉的便是汉口地区最大的城中湖公园——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7年,其与全球知名的旅游观光区日月潭一同成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并于2012年,结为“姐妹”湖。
作为武汉五座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因与日月潭结对所做的码头等典型景观年久未修,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与其他几座国家级湿地公园相较中显得“黯然失色”。
去年,为迎接园博会,经杭州园林设计师“软操刀”,公园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基础上,变身人文湿地、古典园林湿地。
升级版的金银湖湿地公园,风华再现。公园以“律动在塘尖上的记忆”为主题,运用曲、韵、态、意、境等五种造景方法,沿着园内绿道前行,古韵梦蘭、落日观湖、春晓长堤、五彩水境、渔人码头等10余处景点依次上演。园内,湖面化成大小池塘,香蒲、荷花、睡莲等35种水生植物,高低错落,摇曳多姿。半岛型陆地上,一堤烟柳,满目繁花,漫步园中,廊亭相映,一步一景。
10多种鸟儿也相继来到这里,或在水中游泳和潜水,或在岸边涉行,或在其上空飞行,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在湿地觅食。
为了充分发挥湿地资源,今年,位于柏泉的杜公湖湿地公园,也已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目前正积极筹备迎接国家级专家组的审评。
“海洋”与“江滩” 两座公园扮靓百年张公堤
从泽国城防到环城公园群,张公堤之变见证着大武汉的复兴历程。年内,东西湖再添两座公园:极地海洋公园、舵落口江滩公园,二者作为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十园之一,将与武汉园博会同时迎接八方宾客。
极地海洋公园位于东西湖区,紧邻极地海洋馆和武汉城市客厅。公园环绕黄潭湖2000米的湖岸线而建,总规模约为76.59公顷,相当于2个解放公园。预计6月底,外形酷似帆船的极地海洋公园将完工绿化、园路等基础施工,年内开园。
东西湖城乡建设(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客亲水、戏水、观景的游览方式多样,有码头游船、浅水浮桥、石拱桥等,还有集趣味性、益智性于一体的水上娱乐项目。
待公园正式移交给海昌极地海洋馆管理,园内,可爱的海洋元素将“遍地开花”,如海洋萌物雕像、湖中天鹅起舞等等,今后与海昌极地海洋馆形成“极地公园、旅游商业、多功能酒店、生态住宅”的模式,公园生态优势将逐步释放。
另一座舵落口江滩公园,位于张公堤西端,额头湾立交以南、汉江以北,面积约53公顷,以“汉江商旅文化”为主题,打造以运动、休闲为主要内涵的综合性江滩公园,目前舵落口江滩公园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
一座公园两玩法:探遗址文化 逛晚清古宅
不久,一座历史悠久的村落和距今五六千年的码头潭遗址将建成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
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人们从汉江泛舟,一路飘摇,抵达荒无人烟的东西湖,顺着天然码头上岸,在此安居繁衍,靠山面水的码头潭村落渐渐形成。
在此形成的码头潭遗址,其文化层堆积较厚,约1.5米—5.1米,曾出土大量兽骨和贝壳,发现有少量石器、陶器,据考证为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新时期时代遗址,距今6500——5500年,属省级文物遗址。
东西湖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码头潭文化遗址出现的时间比距今3500年的汉口之根——盘龙城还要早。其出土文物类型多样,尤以后岗时期彩陶最为精美,是研究汉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发展的重要遗址。“此遗址与东西湖另十余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今后将在东西湖博物馆进行展示与保存,目前博物馆还在规则中。”
同时,在码头潭村,还遗留着6处清末明初的徽派老宅,其天井院落、灰砖白墙相间的小马头墙、门窗装饰极具特色,是我市少有的民居建筑之一。
72号民居的七旬李婆婆介绍,她家房子是公公早期修建而成,距今100年历史。公园将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村的风貌和格局。
年底,码头潭遗址公园将重现晚清生活图景与乡愁,游客来了,可览秀美江南水乡风貌,游斑驳老宅,留住民宿,品特色小吃,探码头潭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