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直接督促环卫人员
■记者赵艺通讯员罗栋
本报讯 高州市石板镇把“城乡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镇委书记、镇长经常到圩上巡查环境卫生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通过“短号”直接督促环卫人员,责成马上处理,使该镇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5月15日,记者深入该镇进行了采访。
“一把手”直接督促环卫人员
为了使“城乡清洁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石板镇领导与镇环卫队负责人手机号均加入同一短号网,以便工作的沟通与联系。
“书记上班前都会巡查一遍圩街,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我。”环卫队赖队长举例说,去年8月底,一环卫工人拉着垃圾途径该镇食品站时,双轮垃圾车中的一轮突然爆胎,环卫工人只好将垃圾卸到路边,空车前往修理店进行补胎。环卫工人前脚刚走,镇委书记就发现了这堆垃圾,要求立即清理。
分管副镇长赖添勇说,“我镇的‘城乡清洁工程’是‘一竿子到底’。镇委书记、镇长但凡发现垃圾或卫生死角没有及时清理,都是第一时间‘短号’致电环卫工人。”
居民感叹环境卫生变化大
赖添勇表示,领导重视、经费投入,工作就好做。自“城乡清洁工程”以来,石板镇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垃圾压缩中转站、村级垃圾收集点,购买了垃圾清运车、铲车、人力车等,每年还投入垃圾清运费用40万元以上。全镇现有专职环卫工人8人,每个村委也有专职保洁员,并专门聘请了2名城监日常监督和巡查圩街商户“乱摆卖”现象。通过全力夯实基础,该镇较好地解决了垃圾清运和处理工作。目前,镇内各村每日垃圾收集至垃圾池,镇派车到各池清运垃圾,平均每天有2车或3车垃圾进入镇垃圾压缩中转站,今年全镇已经清运了860多吨垃圾到茂名市永城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石板镇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思路和要求,较好地解决了垃圾清运和处理工作,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在圩镇生活了30多年的个体户孙贵龙感叹环境卫生变化大。他说,“以前圩街垃圾到处都是,黑色、红色、白色薄膜袋被风吹得满街飞,过元宵节时大家更是将整袋的垃圾扔到路上。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现象了,路面很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