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艺美术大师恢复失传300年的拔丝象牙编织工艺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宋春国
中国网福建10月25日讯(记者 陈晶晶 陈祥临 陈仕国 文/图)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象牙雕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宋春国做客中国网福建高端访谈间,接受专访。
中国网:宋老师,什么是象牙雕刻?
宋春国:象牙雕刻在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80年代开始我们政府为了保护濒危动物,禁止了象牙贸易。从2004年开始我们国家为了保护大象和传承象牙雕刻文化,定点开放象牙加工企业,到2013年全国应该是有37家企业,北京有10家,广东有7家,福建7家,江苏7家,上海有3家,浙江有2家,天津有1家,广西有1家。福建的象牙雕刻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高峰期应该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主要产品是用于出口。
上世纪70年代为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禁止象牙贸易,象牙雕刻技艺就慢慢失传了。从业人员大部分都转向木雕、石雕等。莆田有4家象牙雕刻企业,从2008年开始得到国家林业局及有关部分的认可,才有机会再做象牙雕刻的传承。我们国家对象牙原材料的管理是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体系,原材料是由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组织批准的,2008年给我们中国和日本原材料是108吨,我们中国是68吨,日本40吨。我们中国为了保护非洲的大象,在2008年就捐款给非洲1000万美金用于保护野生大象打击非法走私象牙,我们国家在打击非法走私象牙的力度和法律都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
目前我们国家30几家象牙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都是国家统一配额的,每根象牙都有国际公约的编号,在成品后,每件作品都有唯一的收藏证,每一件作品在流通过程中都可以追溯这个象牙是来自哪一只象,哪里来的。
中国网:象牙雕刻和其他雕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宋春国:象牙雕刻和其他的雕刻区别在于象牙的原材料韧性挺强的,在表达雕刻技艺的时候可以表达的淋漓尽致,和木雕、石雕等都有不同表达方式,象牙是雕刻最好的材料。
中国网:在本次的文博会上我们有带来哪些比较有代表的作品。
宋春国:这次文博会我们带来了30几件作品,整合了海西所有雕刻大师的作品。去年我们把拔丝象牙编织工艺给恢复了,这项技艺已经失传了300多年,就是把象牙做成丝再去编织。用这个拔丝象牙编织工艺加上我们莆田的精微透雕结合在一起做出的一件雕刻精品,这件作品本次也来到了文博会和大家见面。
中国网:在未来我们怎么把象牙雕刻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和我们的市场、文化相融合
宋春国:象牙这个材料是稀缺的,受保护的。象牙雕刻主要是用来传承技艺,而不是做一个产业,我们对待每一根象牙都非常的严谨,在市场前景方面我们考虑不多,主要是考虑这个技艺的传承。
中国网:目前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计划?
宋春国:我们现在每个大师在创作的时候都在带3-5个比较优秀的徒弟,在他们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才会慢慢帮他们转到实际雕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