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天井里建亭阁盼儿归

时间:2015-06-15  【转载】   来自于:南方都市报    阅读

eaef0d91a6.jpeg

    这座规模不小的“思远亭”隐身在祠堂天井中,建于民国,至今依旧保持着旧时的画栋、雕梁。不过,该亭几经火灾,后来重建由于没有精通木制六角亭的能工巧匠,只能将亭顶改成四角。通讯员潘翠明摄


  本报讯(记者 朱利辉 通讯员 潘翠明 何剑平)在一百多年前,南海丹灶简家村青壮年远走他乡谋生计,为了让游子不忘故土,早日回家,该村村民在祠堂开阔的天井中破格修建了一座亭阁,取名为“思远亭”。据当地文化部门称,在天井中修建亭阁在丹灶仅此一宗。


  旧时画栋雕梁今仍在


  昨天,记者沿着村前的石板路,在该村百岁老人简文冯的指领下,找到了该村祠堂天井中的“思远亭”。这座规模不小的六角亭,依旧保持着旧时的画栋、雕梁,洋溢着乡韵乡情。简文冯老人回忆说,天井本来用途是室内散热通风的,但民国时期村中很多“后生仔”要出外打工,随着时间推移,村中的人越来越少,村中族人担心外出的游子他乡安家、一去不返,在一位简姓村民的提议下,在祠堂中建造了一座名为“思远亭”的六角亭,“寓意追根思远,含有村民们盼他们早日回来的意思。”


  重建中六角亭变四角亭


  据介绍,在祠堂天井建亭,这在当时也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根据碑刻,这座亭建于民国时期,建造之时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赞同,至今每年都有村民来这里追思。此后,天井中的“思远亭”成为简家祠堂独具的特色。可惜的是,该亭几经遭遇火灾,亭顶不得不被拆除,后来重建过程中,由于没有精通木制六角亭的能工巧匠,最后只能将亭顶改成四角。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