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临除草蓄水防疫病
端午节后,6月22日将迎来夏至,这在天文学上意味着夏季的正式来临。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周我市仍将以闷热的阴天为主。为此,市农业信息中心12316热线专家建议各地注意除草、蓄水、防疫病。
下周以阴天为主
上周,我市天气以多云、阴雨为主。其中,上周二至周五日间尽管是阴天,但气温仍连续突破30℃。之后,气温便缓步回落,跌至27℃左右。
据气象部门预测,接下来的一周,我市大部分地区将迎来闷热的阴天。本周五,日间最高温度将有大幅上升,跃升到33℃,夜间温度则保持在23℃左右。随后,在出现短暂的晴天后,又重返阵雨天气。
夏至雨点值千金
“夏至前后,我市雨水大多充沛,是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市农业信息中心12316热线专家表示,但随后往往会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因此,民谚说“夏至雨点值千金”,各地最好是在防涝同时,注意及时蓄水,为可能到来的干旱提前作好准备,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基础。
“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雨量充沛带来的是植物的快速生长。在农作物迅速拔节同时,野草也疯狂生长,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因此,抓紧中耕锄地,去除作物中的杂草是夏至时节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水稻方面 尤其要注意病虫害、尤其是伴随云团而“空降”的迁飞性害虫。各地应根据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螟虫、卷叶螟赤斑黑沫蝉和稻苞虫等病虫害。
蔬菜方面 可以根据换茬情况,在本月中下旬播种早秋上市的花菜、甘蓝等作物。蔬菜此时还需关注病虫害防治。茄果类蔬菜以防治晚疫病、青枯病以及烟青虫、棉铃虫为主,豆类蔬菜要以防治锈病、枯萎病以及豆荚野螟为主,瓜类蔬菜以防治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以及瓜实蝇为主。虫害防治在初花期、病害防治在初发期施药,每7天左右一次。
柑橘方面 要注意果园的开沟排水,保证土壤的通透性,以利树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由于夏梢与果实争夺养分的矛盾十分突出,对于3年以上的柑橘树,树体长势好的,可以让其结果,但要抹除夏梢,以免造成大量的幼果脱落。而对1至2年生的幼树的夏梢,梢长到15至20厘米时摘心,培育为树冠骨干。
养羊方面 目前,我市羊的存栏量较大,而多雨季节,圈舍潮湿泥泞,羊极易患腐蹄病。因此一是要及时清洁羊栏及周边环境,保证羊栏四周无积水;在多雨季节,可以准备一定的干土或石灰粉铺撒栏内,以利吸水防潮;在栏舍的进门处可以放置10%的硫酸铜溶液浸湿的草袋,给羊蹄消毒。另外,保证每只羊有1至1.5平方米的活动面积,避免拥挤同时,保证羊有一定的运动量,可有效地预防羊腐蹄病的发生。 记者 罗芸
相关新闻
为什么夏至不是全年最热的一天?
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测量日影长度,发现夏至这天北半球日影最短,因此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夏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但为什么太阳角度最大的一天,却不是全年最热的时候?
原来,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度其实不是太阳直接照射的结果。受地球近地层包裹的大气层的影响,热量可以迅速进入,却又缓慢发散出去。因此,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
夏至这天,虽然地面吸收了很多热量,但近地层的热量还在积蓄中,要等到它完全释放出来需要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夏至这天不是慢了“半拍”,而是慢了二三十天。 记者 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