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明朝万历十三年《滕县志》 枣庄山亭东鲁村高氏历史
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滕县志》卷之三“市集村店”记载:“城东村落,以六十里数,时村、乌沟、勤窝、郭村、桑村、堌城、善堌、山亭最大,刁庄店、夹河滩、贾庄、?t上店、城头、东鲁、东庄里、赵家庄、东江、西江、峭村、板行、渴井、东新庄次之,其桑村、庄里、山亭、善堌集市也。”说明万历年间东鲁村已经成为当时比较大的村落。今天的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原属滕县)有102个自然村,大多数都是明朝建村。而整个山城街道,只有善堌、山亭、东鲁、东江四个村落载入了万历《滕县志》,说明东鲁村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今天的东鲁村(含东鲁、西鲁两个自然村),人口多达四五千人,仍然是山亭一带比较大的村落。
从始迁祖定居当地开始,一个家族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村落,通常要经过三百年以上的积累。笔者老家所在的后南庄村,高姓始迁祖于明末清初建村,至今已经繁衍12代,有360多年历史,但是包括外姓在内人口仍然没有突破一千。东鲁村是高姓始建,至今人口仍以高姓为主(占到80-90%),高姓有家谱记载的世系达21世。明朝以来,并没有其他高姓人口迁入东鲁村,反而是东鲁村的高姓人口不断分支迁往附近的村落、乡镇甚至远走苏北、关东。由此反推,明朝万历年间东鲁村人口极有可能已经突破千人甚至更多。
因此,东鲁村高氏迁入当地的时间应该在明初甚至更早的元朝。渴口高氏家谱所言“峄县高姓于明朝弘治十年分支”,应当不真实或不包括东鲁高氏。渴口高氏修谱时,分歧较多,但是修谱人未能详加考证,就采信了一些民间说法,导致公信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