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山亭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纪事
提起山亭社区,你也许会想到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果你来到山亭,向居民问起他们的社区,他们会骄傲地告诉你:“这里就是我们温暖的家。”能够赢得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缘于该社区的领头人时时把居民放在心里,时时在营造家的感觉。他们的奉献,犹如无声的赞歌,涌动在社区的大街小巷……
党员之家———在职党员添活力
星期天一大早,社区党员詹永刚又习惯性地来到桂枝街,在这里“上岗”做城管。他是山亭社区的居民,也是城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自从社区成立了“在职党员工作站”,他就积极地参与进来,利用业余时间协助搞好山亭居的社区管理。
像詹永刚这样“双岗双管双责”的党员在社区内共有118名,他们从自己的职业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分别认领了“政策法律维护”、“社会治安”、“党性、党纪、政纪教育组”等10个公益性岗位,利用职业之所长,为社区尽一份力。
於庆良是“党性、党纪、政纪教育组”的组长,他原是部门领导,每年的6月18日,他都按时来社区给党员上课,为大家讲时事政治,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这些热心于社区工作的党员,谈起在职党员工作站时,都说:“这里也是我们的一个家啊!”
文化之家———社区文化生活增魅力
一个周末的上午,现年85岁的老党员任春树和老伴又一次准时来到了山亭社区的远程教育活动室,参加社区学校的“保健与营养”课学习。和他们一起参加的大都是社区的老年人以及下岗人员,人数从2005年办社区学校之初的30人发展到现在的110人。
说起任春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陈银花感受最深:“他原来不识字,现在能熟练地看教材了。不少人通过社区学校,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素养。”
打开厚厚的几本社区文化活动图片册,丰富的内容让记者目不暇接———
骑游队的老同志在骑游的路上小憩、1000多册的图书和杂志让阅览室人流如潮、妇女们开心地包粽子、巡逻队的成员们开始了晚上的执勤、各种文艺演出的精彩瞬间、邻居节的盛大场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的宣传队,队长是企业退休的老干部戴星,他带着一些老同志,骑上自行车,走街串户。车头插着印着宣传语的小旗子,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且4年来从不间断。车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
就是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受到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生活之家———为民服务送温馨
“喂,你好!这里是山亭社区518救助站,你需要什么帮助啊?好的,我们马上就到。”接完电话,李银花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买了些吃的,赶往残疾少年王杰的家。
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今年16岁、自小身体高度残疾的王杰显得特别兴奋。父母离异后,他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家人外出时,就把爱心卡放在他的身边,有事就让他自己拨打爱心电话寻求帮助。这不,上午肚子饿了他就自己拨打了救助电话。
李银花告诉记者:“山亭社区现有居民3000多人,其中老年人占全社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针对这一情况,从去年开始,我们社区在全区首创爱心救助卡,帮助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并开通了爱心电话。我们就是想对老人和弱势群体多一点关爱,让他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让居民们都感到这是一个大家庭,党员们时时都把困难居民的事挂在心上。2007年5月,社区的孤寡老人孙星东生命垂危,社区党员主动为他送汤送药及每日三餐,长达20多天。这件事在社区传为佳话。
在和谐社区的创建中,党员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为民、利民的事做得更多了,干群共创和谐家园的热情也更高了,那是因为,他们都把社区当成最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