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新农村建设的“防护堤”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纪事
鲁南在线讯 前不久,山亭区桑村镇苏庄村委会将村委办公室、沼气池、通油路三个建设工程向该镇农村项目竞标中心提出委托申请。竞标中心接受委托后对项目进行评估,发布竞标公告,并依照竞标程序代理主持竞标。标的落实后,为村集体节约资金220余万元。该村干部群众对此举十分拥护和支持。这是山亭区创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行村级事务“两中心一公开”模式、破解农村事务监管难题的一个缩影。
农村项目竞标中心:“阳光作业”实现增收节支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工程越来越多。
这些项目由谁监管、怎样监管,成为保证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山亭区在全区10处乡镇(街道)设立招标投标监督服务中心,把这些小项目和所有村组集体经济合同纳入到中心统一管理。对不合理的项目合同进行更改、纠正、备案,并建立了经济合同管理台账。桑村镇是较早成立镇级招标投标中心的乡镇。“农村项目竞标中心”由镇党委、政府主导,依托镇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资源建立,对镇、村等单位,凡涉及土地承包流转、林权转让转包、集体固定资产处置、小城镇建设工程,乡村道路、小型水利、中小学校舍、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都要进行竞标;另外,还接受厂矿企业、个体私营单位和个人的委托,在设备采购、资产转让、物品处置、劳务技术、小型工程建设等项目上提供竞标服务。
农村公章集中监管服务中心:百姓有了牢靠的“管家”
山亭区在每个乡镇都设立农村公章集中监管服务中心,在不改变村级公章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前提下,通过合法程序将各村公章交由乡镇集中统一监管,较好地解决了部分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施政行为随意性大的问题。
该区徐庄镇于今年3月成立了“农村公章集中监管服务中心”,将各村公章统一存放在镇监管中心。监管中心设有专门柜橱,全镇42个行政村公章单独存放,一村一橱,完善监管制度和运行办法,明确3人集中管理共同负责。同时,投资2.6万元,在中心设立了电子监控设施,并与徐庄派出所电子监控联网,对公章使用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录像。
公章监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方面,群众办事由过去求着村干部办,变为现在村干部和监管中心领着办,解除了群众顾虑,促进了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另一方面,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要求或不符合规定不能办理的事项,经镇监管中心解释说明,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
“三位”一体公开村务:让群众心里亮堂
笔者在该区太清湖广场一侧的公共电话亭旁,按照区纪委印在电话亭上的电话号码,拨号询问柴林村8月份的村务内容,广场南侧的电子屏上,立马显示出这个村8月份的村务公开内容。
2007年以来,山亭区积极探索运用网络视频电话“三位一体”监察手段监督村务公开,使全区农村村务公开做到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较好落实,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该区每月将各村村务财务情况及上级强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集中录入公共信息平台,信息平台系统具有电子发布、电话查询、监察、投诉、评价五项功能,各村每月按时报送公开内容,由镇、区逐级审核把关后统一录入“山亭廉政网站”电子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各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自村务电子监察系统开通以来,针对村干部作风、村务的信访案件同比下降了36.7%,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