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叫做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映,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鉴赏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阅读并不完全等于鉴赏。阅读可分为消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和批评性阅读。欣赏性阅读超越了单纯的消遣性阅读,它追求审美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升华。
文学鉴赏是一种感受和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人们欣赏文学作品,受到艺术感染,潜移默化体会其中思想,形成完美的思维和逻辑判断。
文学鉴赏是文学发挥和实现基础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是文学创作的积极反馈。能动地促进文学创作发展,是文学活动进行的基础,有利于提高读者艺术休养和思想情操。
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
1、主客体及相互间的关系
客体——指文学作品,它必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主体——指鉴赏者,鉴赏者必须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相当的文学修养和适度的艺术审美能力。
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2、二度创造
鉴赏者在鉴赏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作品形象,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艺术创造活动,相对于作家创作中的创造而言,是一种“二度创造”,或叫做“再创造”。这主要受鉴赏者的生活经历、审美经验和文化修养的直接影响。
3、个性差异
主要表现是:有对形象再现的不同,有对主题认识的差异,更有对人物褒贬的相左。“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文学鉴赏的作用
虽然文学鉴赏是整个文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它的作用却能辐射到文学活动的其他环节。首先,文学鉴赏是文学功能的实现机制。文学的功能可以举出种种,但是其中无论哪一种功能,离开了文学鉴赏都无法得到实现。就一定的作品而言,它具备了某种性质并不意味着它已经产生了实效,作品的性质还只是一种前功能或潜功能,在这里要将潜在的变成实在的、可能的变成现实的,还必须借助于文学鉴赏,只有通过文学鉴赏,作品才能满足读者的欣赏需要,才能对读者产生影响,才能发挥实际意义,也才能谈得上产生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供给的产品本来并没有效用。它的效用是由消费者确定的。即使产品的效用得到公认,但产品究竟不仅仅代表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