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技术 三天半建成一座仿古亭
中国园林网6月20日消息:在近日举办的2011北京园林绿化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推介会上,展场入口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子,上面还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格高调雅意境古”,下联是“特材殊料匠心建”,横批是“耐威格特”。这个小亭子不仅吸引了众多来宾的目光,还特别受到北京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徐佳的关注,她每次带领导参观展会时都会来到亭前做些推介。
“在只有三天的展会上建造这样一座亭子,得花多少钱,准备多少天呀?值得这样大动干戈吗?”这个问题是记者代表很多客户向亭子的建造者、北京耐威格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玉强提出的。在亭中悠闲地摆弄着茶具招待来宾的张总乐了:“我这是‘造假’产品,可不像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那样,造起来既费钱又耗时间。玩过积木吗,咱们造亭子就像小孩儿搭积木一样简单。这座小亭我们从进场到完成也就花了三天半的时间,其中还包括一天半的彩绘时间。展会结束后,亭子的各构件一拆,拉到别处还可再搭起来用,不会像砖木结构的古建一样报废。至于价格,展场的这座小亭大概占地6平方米,市场售价也就几万块钱,园林市场绝对承受得起。”
经张玉强这么一介绍,记者来了兴趣,禁不住绕着亭子转了几圈,拍拍架构,摸摸纹路,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房顶上还没完成的一角。“这是我们特别留下的,为的就是让客户可以清楚地了解我们的仿古建筑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张玉强说,他们的仿古建筑所用的构件都是在工厂内用模板预制生产的。瓦、檀、柱、椽子、花板、雀替等构件,采用的都是公司研发的新型轻体仿古建筑材料,具有持久耐用、抗震防压、防火防水、防腐、保温等优秀特性,而且施工起来灵活方便,不像传统仿古建筑材料那样对施工要求高,需要较长的建造时间。
“我本身不是学园林的,但对园林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喜欢,我这人爱琢磨,就想着把特色园林产品纳入工厂化生产,打破传统园林一砖一木垒砌起来的做法。”谈起研发新型仿古建筑材料的经历,张玉强有诸多感慨。正是有了像他一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者,市场上才有了与现代科技完美匹配的新型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材料,使古建技术及造园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在北京颐和园,清外务部工所西侧盝顶商亭建筑,就是耐威格特公司建造的,其古朴典雅的风格与颐和园附近的古建筑群相得益彰,展现出新型仿古建材的独特魅力。北京东斋堂村供游客旅游寄宿的山庄工程采用的也是耐威格特的仿古建筑,远看犹如古建筑群坐落在半山腰,别有一番韵味。
如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使得传统园林和古建筑倍受推崇,设计者在建造风景名胜区、休闲山庄、旅游度假村时喜欢引入仿古建筑。耐威格特及时抓住这一市场需求,对古建构件进行工厂化生产。为了确保仿古建筑能够展现古建原汁原味的风采,产品设计均是由具有精湛技艺的古典园林技师设计,严格按照真实古建筑比例尺寸来生产。从传统古建材料到更新换代的仿古建材,耐威格特在材料上的创新研发,使得仿古建筑和仿古园林小品的建造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