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杭州市公安局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今日成立

时间:2015-06-30   作者:徐夏欣  【转载】   来自于:杭州日报    阅读

    杭州日报讯(记者 徐夏欣)近年来,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发案增势猛、损失大,群众反映强烈。因该类案件均为跨境、跨区域异地作案、团伙作案,被骗资金往往在几十分钟内被层层转账并在外省、境外取现,破案打处、防范止损难度极大。对此,杭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通讯(网络)犯罪的打防工作,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机制,组建了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

  据杭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设在刑侦支队,主要负责全市通讯、网络诈骗两类案件的打击、防范实战和指导、协调工作。在打击方面,反诈骗中心以打击通讯诈骗犯罪专业为依托,负责全市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案件的破案工作,以及对杭州市各区、县(市)公安机关侦破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指导、协调与技术支撑工作。在防范方面,反诈骗中心负责向群众提供咨询、劝阻、被骗应急止损处置服务;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被骗资金的紧急止损、诈骗电话号码的关停和限制呼入、固定电话的反制等工作。并组织、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工作。在对外协作方面,反诈骗中心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及社会各部门的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范宣传工作,建立共同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传统的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犯罪发案数量正在逐年回落,而以通信和互联网为媒介的通讯(网络)诈骗发案迅速上升,并呈持续高发态势,给群众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犯罪。今年以来,杭州市公安机关共受理通讯(网络)诈骗案件9013起,同比上升27%,涉案金额近1.66亿,同比上升29.1%。其中通讯诈骗犯罪案件受理2498起,涉案金额7205万元;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受理6515起,涉案金额9384万元。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杭州市接连发生7起损失百万元以上的通讯诈骗案件,社会影响极大。5月28日,杭州市西湖区一位38的徐女士,被分别假冒电信局、苏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犯罪嫌疑人,以身份信息被盗、涉嫌犯罪、要求核查个人财产为名,诱骗徐女士登录网银,并被犯罪嫌疑人通过远程操作,骗走人民币403万余元。5月23日至28日,杭州市拱墅区一位58岁的退休人员方女士,被冒充警察的犯罪嫌疑人,以方女士涉嫌一起诈骗案为由,要求方女士去网吧,使用自己的银行卡核实信息。方女士听从犯罪嫌疑人的安排,先后9次在拱墅区米市巷两个网吧内,通过网银U盾转账473万至犯罪嫌疑人账户。

  杭州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说,当前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犯罪手段多样,危害性加大。一些犯罪分子冒充党政、司法机关,利用受害人对政府机关的信任大肆实施犯罪行为。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冒充亲友、单位领导、子女老师等,利用窃取的QQ头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对被害人实施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诈骗,犯罪隐蔽性、危害性更大。今年以来,杭州市共受理冒充熟人诈骗案件占全市通讯诈骗案件的25.5%,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占全市通讯诈骗案件的10.4%,是占比最大的两类案件。二是防范打击成本高、难度大。该类犯罪职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等特点日益突出,侦办中破案难、取证难、及追赃难等问题十分明显。如以境外和外省籍犯罪嫌疑人为主的犯罪分子,以亲朋好友为纽带相互组成职业犯罪集团,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依托银行营业网点、柜员机和网上银行,采取跨区域活动、跳跃式作案的方式,在省外甚至境外疯狂进行诈骗洗钱的犯罪活动。

  杭州警方坚持“专业打击”的思路,抽调市、区两级刑侦部门的专业侦查力量,组建了一支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专业队,组织、牵头全市重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打击工作。今年以来,杭州警方共打掉重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30个,同比上升200%。同时,杭州警方协调各商业银行落实柜面汇款、办理网银等业务“四必问一签字”措施,落实办理ATM机汇款人员的防范宣传措施,把好案件防范的“银行转账关”。今年以来,全市在银行汇款环节共发现并劝阻被骗汇款535起,防止被骗金额达903万元。社区民警还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依托新闻单位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高密度、全方位防范宣传工作,努力扩大防范宣传面,增强、提高居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