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又见运河汇临清

时间:2015-07-04   作者:李存修  【转载】   来自于:新浪博客    阅读

2d8dbbundefined690.jpeg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包括三个部分,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江南运河网。两条运河的起点与终点均在北京与杭州。但是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可隋唐大运河却从苏北的淮安和黄河北的临清拐了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是河南的洛阳,比京杭大运河足足多出了1000公里。

    从杭州到淮安和从临清到通州的大运河河段是两条大运河前后不同时期共用,而从淮安到临清之间这段,则纯属于京杭大运河,与隋唐运河无关。

    也是在去年的深秋季节,运河边的柳树于摇摆的翠绿中开始泛出了一层淡黄,堤岸上的片片杂草隐约现出交织的斑驳,一早一晚,有北方凉风阵阵袭来,无论走在堤上还是堤下,总有那种“秋风吹渭水”的感觉与心怀。就在这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凉意,但从不同方向来到了这座因水而兴、因水而退的知名县城临清。去年在这里,我曾到了运河在城里面的古河与支流、季羡林的纪念馆与故居、张自忠的纪念馆,还有能够收取等于全国税收四分之一的运河钞关等。而记忆最深的并不是这些,去年一年,我在途中所患的唯一一场病就在临清,39、5度的高烧,仍在走呀走呀,从临清到了德州,从德州到了宁津,又进入河北的杂技之乡吴桥才渐渐降了下来,拖了我十好几天,期间还有五、六场访谈,这是我去年一年记忆最深的经历之一。

    因此,这二进临清说什么也不能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

    今年在临清,竟然发生了一件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时间误会。那一天早上九点钟,我竟自走进了“南运河水利管理局”的大门。院子里空空荡荡,大楼里也静无一人。我好生奇怪,这个单位的人都跑到哪里去了?于是,我回头进了传达室,问看门的老人是怎么回事。他没有直接回话,而是用奇异的目光瞟了我一眼,似乎是在说:“你有病啊?”(这是我猜想的。)

    我仍在不明不白地等他回答。等了一会,他终于开口了:“你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啊,今天是我们祖国的节日!我知道国庆节就要来临,但觉着该是明天,今天我不能停下脚步。即便是国庆,单身独影,用行走来庆祝,我想照样有意义。但对于在职人员那可不一样,这是等了大半年的一个“黄金周”啊!

    然而,我是来请教问题的,如今管理局是一座空城,我又该问谁呢?后来想了个办法,请看门人给了个有关的电话号码,是一位管技术的张春华科长,于是拨通这位官员的电话,幸好他没有盘根错节的调查我,两人讲了约十分钟,问题得到解决。我是位不速之客,能得到主管科长的相互交流,算是一项运气。人家要是不理,也只能无可奈何。

    在河北馆陶称钩湾之上游,我今年走过的那条水叫卫河,自两河(漳河与卫河)相汇后,始称漳卫河。而漳卫河与大运河在临清汇合,则又诞生了另一条运河——南运河。

    南运河,又称御河。后经人工开凿,成为京杭运河北段。此河南起临清,流经德州、再经河北东光、泊头、沧县、青县后入天津静海县,直至市内三岔河口与北运河汇合后入海河,全长509公里。去年,我也就是沿着这条线路走过的。

    这就是临清,她是两条不同河流的交汇点,也是同一条河的交接点。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历史上漕运红火的时代兴旺和辉煌600年。

    我又来临清的目的是寻找两条运河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到底在哪里呢?

    这不是在旷野,两河相汇,清楚分明,一眼便知。这里是城市,这座城市正在大兴土木,到处都是建设工地,有引黄济津、南水北调、有南运河、有漳卫河等,这些水流、沟渠皆在城内城外交叉,问了好几位上了年纪的当地人,有的认为我是在讲故事,这些历史的和当代的河流交织穿插在同一块地盘上,他们也似是而非,你说这样,我说那样,谁也说不清是怎么样。

    漳卫河里有水,应该沿着漳卫河找。

    我终于找到了,可我找到的是什么呢?是难过,是伤感,是难以令人相信的丑陋。

    我在城市的一角找到了她,她完全不像城里的古运河,那里保护有方,下有清碧之水,上有垂柳依依,两岸堤坝如画,石栏曲直幽静,翠鸟鸣叫声声,行人倩影双双。这就是去年我在运河钞关水边的真实感受。两相比较,命运就大相径庭了。

    本来嘛,这京杭大运河在黄河南北早就拥有不同的命运了,河南岸,自郭庄港起,那浩浩大水,直达钱塘。河里几百吨到上千吨的轮船,昼夜穿梭不息,还在为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发挥着相等于三条高速加上一条干线铁路的作用。而黄河北呢?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断流之后,直到今天,并未得到有计划的有规模的治理。有的段落仍有静水一段,有的段落河床之上种了庄稼或栽了树木。这是好的。悲观的是,我看到不少段落早已成了垃圾场或臭水沟。我问当地农民,说仅仅30年前河里还有船只通天津卫,人们不时地到河里捞鱼摸虾。这让我们说什么好呢?

    在我的印记里,漳卫河从西南方流来,有位老者在漳卫水边垂钓,悠闲自在,只看前面水中的鱼儿,再也不闻身后及左右的那些破事。而他的背后,有条高出漳卫水面许多的焦枯的干沟从东南方向而来,但沟中无水。我问钓鱼人,他的身后是原来的大运河吗?他未言语,只是并不太在意地点了点头。我带着诧异问为什么运河里没有一滴水呢?他说水是有,但被上面拦住了。

    闻此,我无话可说。这里就是两河交汇处。

    黄河北的运河缺水缺了几十年了,正是因为缺水,才有断水断航的悲剧发生。今天有水的河段,说不定明天就会没有水;今日没有水,一场雨后,说不定又有了水。此事在天,更在人。

    现在我明白了,京杭大运河过黄河通京津之事,虽说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南北运河再生之趋势,但要有一段艰苦的经历。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