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山里飞出“金凤凰”

时间:2015-07-07   作者:梁勇 向传辉  【转载】   来自于:恩施新闻网    阅读

    向莉 讲述 通讯员 梁勇 向传辉 整理


    我25岁毕业于荆州国土资源学校。离开校园后,我打过工,开过车。2006年,我无意中看见市场上有山鸡卖,而且价格很好,于是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开始,这一想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就连父母也持怀疑态度。


    2007年7月,我回到老家巴东县官渡口镇魏家淌村,借钱盖起了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成了旺福养殖场。同年8月,我从武汉买回50只七彩山鸡种鸡,购进了孵化设备,正式开始养殖了。


    万事开头难,因不懂技术,头一年,我的养鸡场就死了60多只山鸡,我心痛得哭了好几次。但一想起邻居的冷嘲热讽和父母的不理解,我强打精神,通过考察学习、网上查阅资料、购买科技书籍,我的养殖技术一天天提高了。去年,我又增加投入养殖土鸡,对七彩山鸡进行熟食加工销售,年收入由最初的几万元上升到现在的60多万元。我的养殖场在逆境中一步步壮大。


    说句老实话,能有现在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除了我的天生倔强好胜的脾气外,最关键的是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我记得开始办场的时候,恩施日报社驻巴东记者站、长江巴东网和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经常来我家,给我打气,为我出谋划策,将我不怕吃苦的创业事迹在各级新闻媒体上进行报道。正是有了这些报道,我的名字连同我的产业进入人们的视线。次年,县妇联出资派我到远安县学习养殖技术。2009年,我作为产业发展带头人,赴北京学习考察,出席恩施州第五届妇代会。同时,我被各级政府表彰为“巾帼科技致富标兵”、“优秀创业女性”、“产业发展带头人”。


    为了服务壮大我的产业,官渡口镇主要领导联系帮扶我,不仅给了我许多鼓励,而且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扶持。同时,省财政厅和县扶贫办、财政局、畜牧局、工商局、信用社等领导也经常光顾我的场,指导我搞养殖,使我的养殖规模由最初的2000只发展到现在的1万只。正如有个记者在报道中将我养殖的山鸡比作金凤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已经感受到养一只山鸡就等于养了一只凤凰。我还要继续努力,让“凤凰”飞得更高更远。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