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山里吹来文明风

时间:2015-07-11   作者:马 剑 李永明  【转载】   来自于:凤阳县广播    阅读

——曹店乡五联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环庄铺上了水泥路,群众喝上了自来水,晚上出门有路灯,文体活动乐农家”。这些在城里人看似普通的生活方式,如今在凤阳县曹店乡五联村这个偏僻的山乡小村变成了现实。

  五联村距曹店乡4公里,9个村民组,520户,2260人,3100亩耕地,境内榛子山、长山、老山、砂火山、发红山、礼山六座山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石英石矿藏资源,农业生产以小麦、花生、西瓜为主。全村400多名青壮年外出打工,涉足行业,男子多从事建筑业,女子多从事制鞋业,在家劳力在搞好农业生产之余,从事养牛、养羊、开矿和建材运输。今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

  从几年前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山村,发展成为现在小有名气的西瓜生产专业村;从过去的生活传统,生产落后,到如今的文明和谐,生活富裕。什么原因让五联村人梦想成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五联村的变化归功于该村有一个年龄轻、文化素质高、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村“两委”班子,有一群真心为民办实事的党员队伍。该村共有55名党员,其中4名支委、3名村委。7名“两委”班子成员,年龄最大55周岁,最小36周岁,平均年龄43周岁,全都是初高中文化程度。通过先进性教育,村“两委”干部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宽了发展思路,找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定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围绕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目标,村“两委”结合村情,从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路”等公共事业,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使这个山乡小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不怕泰山不能移,就怕班子心不齐。村党支部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局面。班子和班子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支委和党员之间,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通过谈心活动,加强了沟通,增进了了解,村“两委”班子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两委”班子的核心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村“两委”统一认识,党员干部带头引种优质西瓜,做好菌肥示范,为农民做出样子。在大力倡导法制、民主、和谐的今天,如何做到“以人为本,还权于民”,赢得老百姓的尊重与支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克兵告诉记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不断加强,农村的民主氛围日益浓厚,民主管理、依法办事成为当前村级工作的主旋律,村党支部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本领。”

  五联村党支部不断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上寻求新的突破。他们按照“会前两委沟通、会中讨论票决、会后监督落实、结果对外公示”的程序,积极探索建立了重大村务管理票决制。同时,他们还实施了“一事一议”制度,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商议,以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决策,形成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与此同时,五联村还积极深化村务公开,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由于实行村务公开,一方面激励村干部勤奋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使得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浓厚,想问题、办事情都从大局出发,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的稳定和发展。

  党风正,民心顺。这里多年来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几乎没有搓麻将、打扑克赌博现象。五联人削尖脑袋赚钱,搞种养、运输,进城开店、办厂、打工。村中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敬老济困。近日,林场发生火灾,没有号召,没有动员,五、六十名干部群众自发带上救火工具奔赴火场扑火。一事一议在农村许多地方难以推行,而在五联村,许多公益事业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如修建自来水、铺设环村公路、架设路灯、开展春节文体活动等,村民们踊跃筹款,两年来,共筹集资金达十余万元。用村民自己的话说,村干部筹大家的钱,办大家的事,忙前忙后跟着操心,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村中道路泥泞,村里决定修环村路,村民代表一致通过,很快将款筹齐。今年春节,村里决定举办文体比赛,返乡民工和村民听说后自发捐款,筹集活动经费。村中安装了路灯,为了解决照明费用,村里规定谁家遇到红白喜事,路灯通宵照明,但事主得拿出100元电费,这一规定得到村民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去年12月29日,当洁净卫生的自来水流进大徐村200多户村民的家中,山乡村民欢呼雀跃,用传统的方式燃放鞭炮以示庆贺。(马  剑 李永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