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果子珍品 水泉冬桃
桃是我国的主要水果大类之一,多晚于夏秋之际成熟上市。而北方的冬桃一般是在11月上、中旬采摘上市,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而著名,是罕见而珍贵的桃中奇品。冬桃吃起来口感清脆,并带有一定的甜味,十分好吃,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也是馈赠宾朋好友的佳品。《尔雅·释木》:“旄,冬桃。” 郭璞 注:“子冬熟。”《艺文类聚》卷八六引 晋 傅玄 《桃赋》:“亦有冬桃,冷侔冰霜。”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果》:“冬桃,状如枣,深碧而光,软烂甘酸。”
传说,寒冬季节,冷风刺骨,雪花飘落,万木凋零,一片萧索。当你走进沛县的冬桃园里,却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一株株桃树傲然挺立在风雪中,树冠上疏朗的绿叶间,缀满了绿里透红的累累硕果,洋溢着一派昂然生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沛县特产--冬桃。 说起冬桃还有一段小故事呢。相传我国五代末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卢正恩,因偷吃看桃女阳三春园里的冬桃,被阳 三春发现,二人为此征战一百余回合未分胜负,反而两人互相爱慕对方的英勇,终于结为夫妇。
1、万山冬桃
“万山冬桃”是荥阳市乔楼镇槐树洼村自1986年引进种植的桃树品种, 因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万山,成熟期在大雪纷飞、草木凋零的万山而得名。
万山冬桃属桃子极晚熟品种的一个品系,因成熟期在大雪纷飞、草木凋零的万山而得名,是种一奇特、罕见的果品。它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而著名,表面微红色,很耐贮存。万山冬桃果实厚重,汁多味浓,脆甜可口,外表形神兼备,光泽艳丽,同时又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万山冬桃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31.69毫克,是弥猴桃的3.4倍,苹果的6.3倍;含可溶性物质13.7%,蛋白质17.3%,约是苹果的86.5倍,含糖13%左右,每百克果肉含胡萝卜素0.01毫克,核黄素0.02毫克,维生素C6毫克,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被科学家称为天然保健极品。近年来,我市又通过芽变迭种培育出品质更优,最大单果重量超斤的冬桃衍变新品种——万山寿桃,再次轰动全国。万山冬桃于十月下旬成熟,生长期长,由于万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营养积累丰富,含糖量高,口感脆甜,且耐储藏,在冷库储存可保鲜一个月,其中“天王”“十月红”等品种更是备受人们青睐。2013年全市冬桃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3000万公斤以上,“万山冬桃”除了销售到郑州,开封,洛阳等省内城市外,还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云南、贵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并曾专供人民大会堂国宴,是馈赠宾朋好友的佳品。
2、张庄冬桃
张庄冬桃产于江苏沛县崔寨乡张庄村,这里栽培冬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9-1908年),沛县有个姓吴名凤柱的人出任湖北省襄阳提督,他将冬桃引进沛县栽培。
冬桃,其树形、树高和树叶与普通桃树差不多 ,但抗寒能力很强,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冬桃树仍枝叶茂盛,硕果飘香。这种桃子长到樱桃大小时即停止生长,经过漫长的夏天,到9月气温下降后桃子生长迅速,“大雪”后桃子进入成熟期,“冬至”前后采摘上市,树叶下落,果不掉,鲜红的桃子在白雪蓝天的映衬下,鲜艳夺目,可谓寒冬奇景。
张庄冬桃果实近圆形,单果平均重71.32克,大者达91.2克,果皮色白,阳面有红晕,绒毛多,果肉白色,汁少糖多,质细脆嫩,肉厚核小,甘甜味美,远胜普通桃子。
冬桃树自然生长结果,不用嫁接。春天它开花比普通桃树早七、八天,桃儿长到樱桃般大小时即停止生长,秋后再长个儿。直到冬天的“大雪”季节才成熟,生长期达250多天。成熟的桃子,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绿莹莹的,绿里透出紫红,色泽鲜艳。核小,核与靠近的果肉呈赤红色,使人联想起它经历了风雪严寒,献给人们的是丹心一片。冬桃吃起来口感清脆,并带有一定的甜味,十分好吃,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3、水泉冬桃
水泉冬桃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的特产,着色好,糖分高,不裂果,晚熟耐储运等优良品质。水泉镇冬桃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余亩,进入盛果期7000亩,年可产冬桃1500多万公斤。冬桃果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10多个大城市的商场、超市。
水泉冬桃是1991年在枣庄市水泉镇田坑村一个普通桃园中发现3个变异优株,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当地果农嫁接繁殖逐年筛选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曾荣获全省农业果品博览会金奖,注册为“华盛冬桃”品牌,华盛冬桃可贮藏到春节,仍色泽鲜艳,果肉脆甜,品质不变,是桃子贮藏历史上的一大突破,被誉为桃中一绝。在田坑冬桃合作社种植基地发现并经过多年精心选育的冬桃新品种,具有着色好,糖分高,不裂果,晚熟耐储运等优良品质,且成熟期在寒露和立冬之间,时间长达1个月,恰好填补了金秋采摘游旺季水果市场空缺,市场发展前景好,具极高的推广价值,并将该桃定名为“寒露红”。
走进群山深处的水泉镇田坑村,蓝天白云下,千亩冬桃果园掩映中,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排排红瓦房整洁明亮,跃动着新农村的和谐音符。
针对本地这一特色农业,枣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连同农业等部门,走进山里,针对“群众盼致富,缺的是服务;渴求新技术,愁的是销路”的现实,积极与当地村委座谈,商讨冬桃发展的路子。标准化技术人员为村民传授冬桃管理新技术;帮助村里成立了冬桃供销合作社,建立了由70多人组成的冬桃协会,向果农提供肥料、农药、技术、市场信息等一系列服务,促进了冬桃销售货畅其流。近几年,水泉镇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确保了产品品质,另外水泉镇还依靠科技,着力提高林果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他们抓了设施栽培、果实套袋等10多项新技术的推广,全镇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率达80%以上。该镇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了镇级果品质量检测站和村级果品质量检测点,引导农民使用生态肥、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及生物激素等化学药品的施用量,2003年,田坑冬桃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生产鉴定。
冬桃收获季节,上海、杭州、苏州、大连、沈阳等全国十多个城市的客商纷至沓来,运桃的车辆最多一天达20多辆,收购冬桃30多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