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山乡百姓的健康卫士

时间:2015-08-19   作者:姜乾相  【转载】   来自于:淄博新闻网    阅读

1332300535_Xx2be2.jpg

图为亓庆良带领医务人员到病房查房。

 

  淄博新闻网讯 记者姜乾相,通讯员国辉、魏其宁、高鹏报道:什么是雷锋精神?它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如何将雷锋精神贯穿到每个人的实际工作之中?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用他40年的行医实践向我们做出了最通俗的解读。

  五十年前,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雷锋精神就鼓舞着他,影响着他的一言一行。

  “他是博山区目前唯一一名主任医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名医。从医40年,已在农村工作了33年。你们来采访他,真是找对了。”看到记者来采访自己的院长,他的一位部下颇为兴奋。

  1971年,高中毕业的亓庆良成为一名乡村赤脚医生,由于成绩突出,被推荐上了青岛医学院。毕业后,亓庆良放弃留校、去大医院的机会,主动要求分配到博山区医院。那时,该院就坐落于离城区60里地的源泉镇。几年下来,亓庆良就成为一名名医。1987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4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正当他的医术日臻成熟的时候,了解到源泉中心卫生院人才流失,举步维艰,附近山区乡镇的百姓看病难,亓庆良非常心急。他一咬牙放弃了在城里大医院优越的工作条件,主动请缨来到了源泉中心卫生院担任院长。

  当时的源泉卫生院,没有围墙,杂草丛生,门窗破败,床位仅有10张,年业务收入不到30万元,固定资产仅有46万元,医疗器械只有一台旧显微镜,已经3个月未发工资了,可谓一穷二白。

  上任后,亓庆良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带领大家实施了“名医带动、专科建设”等一系列治院方略。在他的带领下,源泉卫生院迅速步入正轨,设施日渐完善,医务队伍逐年增强,经营收入连年攀升,一跃成为全市乡镇卫生院的佼佼者。

  虽然已是60岁的老人了,但亓庆良仍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因为常年从事外科手术,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但只要一上手术台他就忘记了自己也是位病人!

  如今,源泉卫生院条件好了,可是亓庆良依旧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张纸用了正面用反面。在他的影响下,大家也养成了节约的好作风。用他的话说:“这是向管理要效益。”

  多年来,亓庆良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刻苦专研,发表和交流医学论文30余篇,获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多项,先后荣获“淄博市首届名医”、“山东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等诸多荣誉称号。一本本证书、一面面锦旗诠释着他的感人事迹。

  作为市人大代表,已是花甲之年的亓庆良学习雷锋的劲头依旧不减,专研工作干劲足,服务患者热情高。

  采访结束时,亓庆良告诉记者:“我将继续履行‘扎根山区、兴医为民’的诺言,把有限的生命贡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