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山乡添新绿 百姓尝甜头

时间:2015-08-20   作者:包自胜  【转载】   来自于:恩施新闻网    阅读

——鹤峰邬阳乡生态文明建设走笔

 

2014081216594020.jpg

 

    记者 包自胜 通讯员 武国涛 冉伟

    虽正值寒冬,但漫山遍野满眼葱茏。1月16日,记者走进鹤峰县邬阳乡百鸟村有机茶基地,1000多亩新老茶园郁郁葱葱。茶农潘国洲正在为茶园的茶苗除去枯枝,忙得满头大汗。

    既要让山乡添新绿,又要让百姓尝甜头。

    近3年来,邬阳乡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让绿色产业规划在各村迅速推进落实。在骑龙茶业有限公司的引领下,百鸟村发展了有机茶叶近2000亩。仅村民潘国洲家就有茶园10多亩,现在每亩可以收入几千元,再过两年,“有机”品牌打响以后,每亩的收入可增加到1万元。

    “我们乡作为全州最年轻的乡镇,虽属偏远小乡、人口小乡、经济总量小乡,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却特别有底气、有发展信心,我们要把生态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乡党委书记谭祖沧介绍。

    近年来,邬阳乡始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围绕“举发展旗、念山水经、走生态路”的总体思路,大力支持金阳、骑龙两个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认领”基地。去年,全乡建设有机茶叶基地4000余亩,举办专业技术培训13场次,培训人数达1100人。在冬农开发中,对全乡1.4万亩茶园进行了施肥、修剪、苔移等工作。2014年,全乡实现茶叶收入2000余万元,今后茶叶基地通过“有机”认证,茶农收入将成倍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很重要。”据邬阳乡乡长汪娟介绍,去年以来,通过强化林业资源管理,全乡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3起,罚款6.9万元,没收木材16立方米;与茶叶加工企业、机关单位、饮食服务商户签订承诺书,大力推进“柴改煤、柴改电”工作,并倡导餐饮服务行业减少使用一次性餐饮用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完成重点工程造林4900亩,发展以板栗、核桃、柑橘为主的林果业。打造了以高峰村、凤凰村、云务村为主的林药基地,以邬阳村、石龙寨村、班竹村为主的生态茶果基地;以栗子村、三元村、杉树村为主的林牧基地。全乡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加。“我家里耕地少,但山林面积宽,现在栽满了核桃和漆树,还有金丝楠,等树木成材就可以坐在屋里收钱了。”望着房前屋后生机盎然的经济林,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正变成现实,郭家村村民周金甫脸上绽放出幸福笑容。

    邬阳乡除了发展有机茶叶和林业产业外,正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加大乡村旅游业的探索与开发,重点把握生态文化与历史文化的融合,结合全县木林子生态走廊的发展规划,努力把三元村-湾潭河村-石龙寨村-金鸡口村沿线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林旅游带,将邬阳集镇-班竹村-凤凰村沿线打造成精品文化旅游带。

    来到邬阳乡,就不得不去三元村的小三峡看看。小三峡位于三元村最偏远的组,由头峡、二峡、三峡组成,紧邻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因其奇、险、秀、美而成为驴友徒步旅行的首选之地。“这里环境是原生态、无污染的,现在每天有很多外面的人到这里来徒步。”三元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蒲德春向笔者推荐小三峡。去年,邬阳乡投资20余万元为小三峡修建了旅游人行步道,对小三峡的旅游开发正在逐步开展。日前,小三峡的一户农家一天就接待了30多位驴友,收入1200余元,村民正渐渐享受到了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福利。

    此外,邬阳乡在推进以“四新八无”“最美评选”活动为载体的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让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深入人心,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意识。

    如今的邬阳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做足生态文章,引导村民爱山护山、亲水惜水、净土养土,让山头变绿了、村民变富了、村庄变美了,正可谓是生态家园步步景,宜居宜业处处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