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入华的外媒有哪些?
5月20日,《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透露,《赫芬顿邮报》今年将入驻中国。同时,她也表示,“网站会把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方面的内容带入中国,新闻部分不会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全球互联网大报早在2012年就已经筹划在华落地了,如此漫长的准备期,其实也是很多立志“全球扩张”的外媒缩影。
一.进击的巨头,哪些媒体踏上入华征程
赫芬顿邮报:焦灼等待年末上线
早在2012年,其创始人赫芬顿就表示该公司正与中国的多家报纸展开谈判,希望推出中文网站。当时官方说法是——中文网站的上线时间则取决于何时能找到合适的主编。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为主编难觅,“赫芬顿邮报”的在华落地计划搁浅了3年之久。直到最近半年,CEO吉米·梅曼和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终于相继表态:一旦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赫芬顿邮报中国版将会在2015年末上线,且不会涉及新闻部分。
上线之日似乎近在眼前,但以新闻著称于世的赫芬顿邮报,被砍得只剩“八卦和鸡汤”,它在中国这片陌生的大陆会有怎样的表现,仍是未知数。
BuzzFeed:嬉笑打闹瞄准中国鲜肉
虽然没有公开宣布入华,但是BuzzFeed近期动作不小。年初在社交网络上轰动一时的“橘子哥”又有了后续进展:丢手机的Matt来华,BuzzFeed官微上搞图文“直播”;后来橘子哥受邀去了美国,参观BuzzFeed办公室,还上了艾伦秀……这一切都由BuzzFeed提供全程支持。—次丢手机事件俨然被BuzzFeed视作在中国打开知名度的契机。
进入相关搜索,你将会看到BuzzFeed美国版发布了“橘子哥”故事的中英双语版。此外,BuzzFeed最近一款“Cute Or Not”应用也推出了中文版,取名为“萌萌哒”,登上了苹果手表的小屏幕。BuzzFeed怪招频出,目标似乎直指中国年轻人。
Facebook:扎克伯格,一直很努力
Facebook宣称抢滩中国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早在2007年底Facebook就开始为在中国开展业务进行布局,其曾以中文名“美国菲丝博克公司”在中国申请注册了60多个不同商标。同年,Facebook就还注册了.cn域名,但因扎克伯格拒绝另建新站而胎死腹中。
过去几年中,扎克伯格反复强调想把 Facebook 推进中国,并且他本人也多次来华。2014年10月,扎克伯格访问清华大学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交流会上扎克伯格大秀中文,并透露Facebook明年将在中国展开招聘。不过直到今天,进入中国对Facebook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
Netflix:抱国内视频运营商大腿
Netflix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曾在投资者大会上表示,该公司意图探索和进军中国市场。他当时表示,Netflix将单独开展中国业务,不会选择与中国公司合作。但近日,Netflix为与HBO等展开在华竞争,放弃了“独立入华”的初衷。据彭博社消息,Netflix正与华数、百视通洽谈合作,进军中国在线视频市场。
二.雷声大雨点小,媒体入华“难”在哪里?
外媒宣布入华战略那么多年,但真正落地又能做好的凤毛麟角。那么摆在外媒面前的几道难迈的坎到底是什么?为何媒体入华不看好者居多?全媒派总结了以下四大难点:
内容管制与风险评估的博弈平衡
外媒在华落地,远远不是“XX中文网”搞个中文版这么简单,评估风险筛选内容是必修课。《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于2002年1月推出。但在中国大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所有新闻的评论部分被防火长城封锁,13年以来都是敏感词。而《纽约时报》中文网干脆默默无闻。自2012年6月开通中文网,希望在快速发展、但难以驾驭的中国媒体市场寻找立足点,因此决定强化其数字业务。但至今为止招聘信息倒是发布了不少,内容上却并无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