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要有“乡愁味”
谢仙平,1981年生,台州路桥人,现为路桥锦色庄园负责人。
谢仙平性格随和,当兵退伍后,在路桥区政府下属部门上班,拿着一份稳定的工资。2012年,时年31岁的谢仙平放弃了原本安逸的工作,与朋友合伙经营起了苗木生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农家乐。
近两年,锦色庄园的绿色休闲旅游模式已经成为了路桥峰江街道探索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典型,吸引着不少同行前去“取经”。
2012年,在台州农家乐普遍不景气的时候,路桥的一名80后青年却进入这个行业,将苗木种植和农家乐合二为一,在泥浆地上打造出绿色休闲旅游模式,如今经营得风生水起,吸引着不少同行去“取经”——
近两年来,餐饮行业经历着一轮洗牌,豪华酒店逐步放下身段,向大众消费抛出橄榄枝,处于中低端的餐饮店除了依旧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外,更是想方设法推出“自家招牌”,这其中,“农家乐”模式成为了典型。
在台州,农家乐不算是新的消费产物,早七八年前,农家乐曾经红火过一段时间。但当时,大家对于农家乐的认识并不成熟,以为在农村挑上一块地,建起几座屋,养上一些鸡鸭鱼鹅便算是了。
由于那时的农家乐并没有体现出其优势和特色,久而久之,农家乐模式又慢慢走向了低谷。
这两年,随着生态旅游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政府在乡村旅游、绿色产业上的大力扶持,农家乐模式又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不同以往的是,农家乐模式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后,开始有了不同于其他餐饮酒店的“消费味道”,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风景……都市里人需要的“乡愁味”有了。
正当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农家乐模式,准备进入这一行时,谢仙平经营的农家乐已经逐具规模,并打出了“独家招牌”。
从不被看好,到被人称赞眼光独到,80后小伙谢仙平逆水行舟的经营方式背后,有着哪些秘诀?晚报记者带你深入了解。
讲述
30岁之前,我过得平淡、安稳。5年军旅生涯,退伍后,进入了政府部门工作。在很多人眼里,我的日子过得挺滋润,拿着一份稳定工资,家里人做着小生意,无需为金钱太发愁。
事实上,这不仅是外人的看法,也是我家人的想法。当我决定辞职下海,从事投入大、回报慢的苗木生意时,家里人都认为我“吃错药了”,所以他们都极力反对。
但当时,我确实非常想换个环境,可能是因为年轻,在周而复始的一种安稳状态下待久了,就非常想出去闯一闯。
当然,辞职并非是冲动,我是经过深思熟虑。2012年,峰江街道正大搞环境整治,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当时,政府提出了在峰江打造万亩苗木基地的方案,扶持力度很大。
我对此很关注,一是因为峰江街道苍东村是我出生地方,二是感觉机遇来了,生态绿色产业是个朝阳产业,政府扶持力度如此之大,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
苍东村当时有一块大约140亩左右流转出来的闲置地块,但是因为地势低,其中又有一块泥浆地,一直无人接手。
我一直关注着这块地,研究如何能够最大利益化的开发它。
2012年,台州的农家乐还处于低谷期,没有旺盛起来。但是从全国不少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农家乐正处于上升期。
我当时和朋友一合计,如果将苗木种植和农家乐合二为一,即可以将泥浆地利用起来,又可以打造独特的农家乐模式。
苗木种植不懂,聘请专业人士外,日夜充电学习;台州农家乐借鉴的模式不多,就跑到周边一些城市考察。那段时间,辛苦却充实。
2012年,140亩地正式投入开发。从苗木栽种到农家乐建设,前后大概花了2年时间。这两年是非常难熬的日子,只有投入,没有回报,而且会碰到各种与你当初设想不一样的难题。
我有时候挺庆幸自己是30多岁开始创业,因为如果是20来岁的时候创业,我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多压力,会放弃。但是现在,我会对自己说,不管成功与否,我一步步走踏实了,就不后悔。
2014年元旦,锦色农庄正式对外营业。苗木区域,樱花、海棠、紫薇、茶花,一株株种下,一到春天,五彩斑斓的花装饰的锦色庄园美如油画;农家乐区域,河塘边砌起了一块块烧烤台和垂钓台,左边的儿童乐园,娱乐设施一点点增多,除此之外,还开辟了种植区域,供游客体验干农活。
当初的设想就是苗木种植和农家乐要相辅相成发展,于是在那块不利于苗木种植的泥浆地上,开辟了铁皮石斛种植产业。而铁皮石斛也成了农家乐的一个特色食物,每位来农庄的客人都会点一杯鲜榨的石斛汁,临走前也会捎走一些新鲜的石斛,回家后泡茶或是煲汤。
今年,农庄的发展已经逐步步入正轨,有了盈利。接下来的规划,可能会更注重苗木开发如何更好的与农庄发展融合起来,真正达到一个绿色循环经济的概念。
对话
记者:说起峰江,很多人会想到废金属拆解基地、环境污染等,在这么一个地方经营农家乐,是不是有点逆水行舟的味道?
谢仙平:很多人都这么感觉。但事实上,我想得更长远一些。峰江当时是路桥乃至市里环境整治的重点,金属拆解产业整体搬迁,到处都是树木种植,污染整治。不管是从政策上,还是财力的支持上,政府都是下了决心的。从这方面,不难看出,峰江肯定会以绿水青山的姿态回归到台州人的视线中。
另外,当时政府大力支持生态、绿色产业,在很多政策上都放开了,这让我在创业初期省了非常多的麻烦,甚至有些懵懂的地方,比如苗木种植,政府还会派专业人士指导。
我觉得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逆水行舟,应该说是顺应时势,只是很多人还没有看到这股“东风”而已。
记者:如果说在峰江经营农家乐不算逆水行舟,那么在台州农家乐普遍经营不善的时候进入这个行业,算不算逆水行舟?
谢仙平:确实是,2011年、2012年这几年,台州的农家乐还是非常不景气的,我经常能够听到哪里的农家乐开了一年不到就关了。而且由于锦色农庄前两年投入大,却没回报,不少人觉得锦色农庄也会如同其他农家乐一样维持不了多久。
其实,一开始我们就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定位上,锦色与传统的农家乐模式还是有区别的。台州大都农家乐是以餐饮为主,以农家菜吸引消费者。但是锦色一开始定位是烧烤为主,农家菜为辅,消费群体主要是大人和孩子组合的家庭模式,大人带着孩子过来烤烤东西,玩玩游戏、钓钓鱼、体验农家活,享受一段轻松的时光。
这两年,台州的农家乐又开始火起来了,竞争激烈了。但是我觉得一家农家乐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最主要的是打造属于它自己的特色品牌,这也是我目前努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