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井镇:小辣椒成富民强镇大产业
辣椒销售现场。
9月18日,从定边县城出发,行驶在去往白泥井镇的柏油路上,靠近镇中心时,满眼都是红色辣椒和随处可见的黄色袋子,一群妇女迅速地用剪刀把辣椒修剪好装进袋子,旁边马上有人将打包好的辣椒袋装上大卡车,一派忙碌丰收景象,而这样的场景从5月下旬开始将持续到10月底。
牛静雄是白泥井镇先锋村人,也是该村的辣椒种植大户,今年他将家里的14个大棚全部种上了辣椒。从辣椒开始上市,截至目前,仅卖辣椒就为家庭带来约30万元的收入,除却每个大棚2000元的投入成本和人工费,牛静雄说,今年仅辣椒一项就可增加纯收入25万元。
而牛静雄这样的收入在先锋村只能算中等水平。“今年村里人均收入将突破5万元,九成以上菜农年收入将超过30万元。”先锋村村支书曹志忠说,先锋村是白泥井镇最早开始种植辣椒的村庄之一。该村每年都会对种植户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村干部还组织村民到杨凌进行考察、向上争取项目,设施农业发展得有声有色。“村里现在常住人口有832人,农户245户,人均有两个大棚,今年全部种的是辣椒。”曹志忠说,辣椒今年大丰收,价格也相对稳定,今年村子里仅辣椒一项人均纯收入就有三四万元,此外村里还发展养殖、水浇地种植,村民人均纯收入轻松突破5万元。
当地人种辣椒卖钱、外地人打工赚钱的景象在白泥井镇随处可见。每年辣椒上市的时候,在白泥井镇十字路口会自发形成一个散工集散地,除却雨天等恶劣天气外,每日清晨有五六百人聚集于此,他们多数是来自河南、甘肃、山西、宁夏等地的农民工,每天的收入150元至200元不等。
石顺喜是白泥井镇先进村的村民,儿女不在身边,家里只有他跟老伴两个劳力,大部分的农活靠雇人完成。“今年雇人就花了9万多元,估计所有农活都干完至少得13万元的人工费。”石顺喜说,他有30个大棚、30亩水浇地、60亩旱田,跟其他农民相比,土地是他最大的资本,而现在白泥井镇的土地“生财”能力很强,即使他不下田劳作,但凭着土地资源,每年也有好几十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白泥井镇做大做强辣椒产业,今年辣椒种植面积3万多亩,预计总产量达15万吨,产值将达3亿元。据白泥井镇党委书记白银喜介绍,镇党委和镇政府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争取项目扶持农民建大棚,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截至目前,白泥井镇已建成国家级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1处、省级农业示范园5个、市级农业示范园4个、专业合作社246个,形成高产玉米、辣椒瓜菜、优质马铃薯、羊子饲养四大主导产业,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2015年是白泥井的丰收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3万元。”白银喜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辣椒产业的投入,扶持农民建设冷库,延长辣椒保鲜期,也将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让小辣椒成为白泥井镇富民强镇的大产业。(记者 王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