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九龙坡富民强教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生动实践

时间:2015-09-25  【转载】   来自于:重庆日报    阅读

1116674664_14431442243161n.jpg

 

  核心提示
  勇于改革创新,教育才会显得生动而有活力。为了教育的美好与崇高,九龙坡区正在上演一幕幕精彩突破:
  九龙坡成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
  在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16个指标中有6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6枚金牌,占全市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市第一名……
  教育向上的声音振聋发聩。今年九龙坡又交出一份令市民满意的成绩单:区属高中学校重点本科文化成绩上线931人,加上艺术上线392人共1323人,连续4年区属高中重本文化成绩上线人数实现3位数增长,成功跨入主城区高考重点本科文化上线人数“大户”行列。今年该区区属高中学校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教育是一项能够让人类更加美好的事业,让教育因这美好而崇高,让教师因这个美好而幸福,让学生因这美好而成长。”九龙坡区教委负责人的“憧憬”正在变成现实。以“立德树人”为根,以“人人教育”为魂,走以“三战略”、“三支点”、“三原色”、“三特质”为核心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九龙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富民强教 110万九龙坡人的幸福追求
  具有百年工业城之称的九龙坡区,近年来,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东城再造提质、西城开发提速”发展战略,全力提速“八大功能板块”建设,加快全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强调,推动各个领域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将人口大区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释放人口红利。
  事实上,“富民强区先强教”一直是九龙坡区的坚持。“建设教育强区”,已经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演变成为了110万九龙坡人的共同追求。
  2013年以来,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教育“1+6”配套文件,即《关于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这一主体文件和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配套学校建设等方面的6个配套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强教育”要有“硬支撑”。一面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一面完善教育经费增长机制。从2010年到2014年,九龙坡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从9.8亿元增长到18.9亿元,净增9.1亿元,年均增长18.5%。不断完善的教育经费增长机制,无疑为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发新的活力。
  无论是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策保障,还是每年滚动实施“十大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等,这些“强教之举”让九龙坡上下形成了更加重视教育、更加关心教育、更加理解教育、更加支持教育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
  
  优化资源 给老百姓的教育期盼“安家”
  2014年11月17日,杨家坪中学彩云湖校区动工建设,该项目占地157亩,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新增中学学位4500个。
  彩云湖片区有了重点中学的“入驻”,让居民吃了颗“定心丸”,而且家门口的好学校还不止这样一所。据了解,彩云湖这一片区还有投资1.2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渝高中学二郎校区,以及投资约1亿元新修建的彩云湖小学,大大满足了当地学生的入学需求,让百姓的教育期盼能够落地。
  受惠的不仅是彩云湖片区。“优化学校资源布局,加快学校基本建设”是九龙坡近年来教育工作的一项大事。九龙坡区政府负责人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必须高度重视和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着眼于“保基本”,加快学校基本建设,确保“学有所教”;另一方面着眼于“提质量”,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确保“学有优教”。
  近4年是九龙坡区集中研究学校建设最多、投入最大、建设最快的4年。
  据悉,该区完成了新一轮全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区政府每年都召开了加快学校基本建设专题会议,确定2012-2016年53个学校基本建设项目。九龙坡区每年滚动实施教育“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一大批学校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出现在了百姓视野中,如今全区中小学校地总面积达19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
  在加大政府对教育建设投入的同时,九龙坡还积极探索多元投入建设机制,与天成、恒大等开发商签署10所学校建校协议,总投资近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恒大雅苑配套学校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立德树人 基于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教育强区”不仅是硬件上的强度,更是“软件”上的力度。加强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无疑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的措施。
  “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首先应当致力于明晰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是区域教育文化的核心所在。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才会有坚实的对话基础,才会形成基于共同愿景的话语体系。”九龙坡区教委负责人谈道。
  九龙坡究竟形成了怎样的共同价值追求?
  在2012年的时候,九龙坡区就提出了全区教育工作“四个三”的基本思路,即以建设教育强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体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全面实施“品质课堂、卓越学校、现代教育”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构筑“人文、科学、民主”的九龙教育三支点,着力调绘“爱心、书香、理性”的九龙教育三原色,着力形成“公平、个性、卓越”的九龙教育三特质,加速推进全域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多元化、多元教育个性化、个性教育卓越化。
  这既是九龙坡推进教育的基本思路,也是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愿景,可以说就是九龙坡全区上下在教育领域的共同价值追求。
  据了解,这一共同价值追求的根本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九龙坡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有这样一个表述,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一堂品质课、一段好记忆、一世好人生”。
  九龙坡区教育人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上一所好学校,能够遇到一位又一位好老师,能够聆听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课,能够让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经历成为人生一段美好的记忆,能够因为在学校的学习而成就一生的幸福,拥有一世美好的人生。
  
  高端引领 深刻改变发生在细微之处
  为实现教育更好、更快、更高层次的发展,九龙坡在自加压力的同时,也做出了借助外力的选择。
  2012年6月,九龙坡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九龙坡成为中国教科院合作共建的第6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力求通过“高端搏动”,引领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合作共建中,九龙坡坚持“高起点、低切入、重实效”,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项目实验为载体,以课堂建设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为目标,展开大量有效的工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科技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安全管理、书香校园建设6个项目实验;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西部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全区有49所学校承担了56个子课题;组织部分学校积极参与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等项目……
  在实施“品质课堂”建设中,九龙坡采取课程、课堂、课题“三课联动”,整体推进“课程建设、课堂建设、课题研究”,着力构建起以相融相适的“多样化课程、高素质师资、现代化技术”为三大坚实支撑的高品质课堂。
  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该区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区有20多所学校积极主动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谢家湾小学、森林小学、区实验一小、鹅公岩小学、杨家坪中学、铁路中学等一批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也都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教书育人 心灵不荒芜才是教育“大道”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等,懂得了教育是追求人性、个性、创造性,教育的前提是对每位学生的关心和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尊重。”杨家坪中学高三(12)班的年轻班主任颜敦鹏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全班52名学生,40人上重本,这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对于高三年级所有老师来说,全部精力都在一线,忙得像“陀螺”。在积极做好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同时,颜敦鹏老师还利用复习间隙,通过开展励志会、传统川剧、别样毕业照等活动,组织开展送苹果、送生日祝福、送粽子等多种方式关心每位考生,为考生适度减压放松,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复习备考环境。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爱心与教育》都是九龙坡“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选配供老师阅读的130种图书之一。2012年11月,九龙坡教委启动实施“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目前已为全区教师推荐10本教育必读书籍。
  “心灵不荒芜才是教育‘大道’”是九龙坡的教育信念——引导教师加强阅读、爱好阅读,多读教育名著,自觉地、持之以恒地修学修业、修身修行,切实把握教育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在“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中,九龙坡区教育系统制定了阅读方案,建立了阅读制度,并把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所在的周确定为九龙坡区“教师阅读活动周”,集中开展“九龙教育大讲堂”、专题讨论会等系列活动。连续开展两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示范校”等评比,已评选出“书香校长”21名、“书香教师”40名。3年来,全区教师年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3本提高到了12.12本。
  培育九龙好教师,除了引导教师阅读之外,更多的高端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悉,该区每年都要组织实施高层次专题培训,并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同时实施“中小学名师名家培育计划”、“教育家成长培养工程”、“名师名家帮带机制”、“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等。在“名师工作室”基础上,九龙坡还组建了一批“名校长工作室”,创建“彩姑工作室”、“舒姐工作室”等一批特色工作室,并建立“客座名师制”,鼓励名教师跨校担任“客座教师”,让更多学生聆听优秀教师的教诲。
  
  回归本质 活力迸发的教育新生态
  教育活动中有三个基本群体——学生、教师、家长。这三个基本群体的状态可以说就是一个区域教育的“微生态”。
  近年来,九龙坡区力图抓住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本质性、关键性的环节,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积极有效地影响这三个基本群体。
  为此,2012年以来,九龙坡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三个行动计划”。除了“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外,2013年10月启动实施“学生全科阅读计划”,同年11月启动实施“家长教育行动计划”。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九龙坡深信,无论硬件条件有多好,能不能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才,是检验办学实力的关键。只有让教育回归本质,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本真的教育生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才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以“三大计划”为途径逐步改变教育生态,九龙坡在这两年倾尽全力。比如在实施“家长教育行动计划”中,采取了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创建“家长同学会”、建立和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举办家长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开展“家校合作共育”课题研究、组建家长教育专家指导组、加强考核与评比工作等10项创新举措,项项措施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推进“学生全科阅读计划”以来,每一所学校都构建起学科阅读体系,每周至少有一节阅读课,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中均有阅读内容,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众多阅读课更是让学生获益匪浅。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成长,以阅读为主题的各类活动相继开展起来,阅读已成为九龙坡学生成长的需要与自觉。
  文/王小寒 图片由九龙坡区教委提供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