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乡医疗站 >> 中医养生 >>你有内伤吗?用此经去调节你所受的“七伤拳”吧
详细内容

你有内伤吗?用此经去调节你所受的“七伤拳”吧

时间:2016-04-22   作者:张其成  【转载】   来自于:丹道养生    阅读

三气周瑜.jpeg

三气周瑜(资料图:图源网络)


    [导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调节情志,防治七情内伤。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阴阳应象大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举痛论》


    怒伤肝


    怒伤肝,怒气直接影响着肝。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气往上冲。大家可能都有过一些经验,如果遇到一些非常愤怒事情,这个时候就会觉得血往上涌。所以如果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人就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发怒。因为怒的时候,一下子气血往上冲,那就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黄帝内经》上讲,肝脏是藏血的,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肝血、气血往上冲往上涌,所以人非常危险,有的就会脑溢血。


    有一个有名的例子“三气周瑜”,这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说了有名的话:“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所以怒则伤肝,伤气血,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这里向大家介绍一首《不气歌》:


    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喜伤心


    《黄帝内经》上说:喜则伤心。


    要说起来七种情绪里面喜是一种好的情绪,怎么会伤心呢?这里的喜其实说的是大喜,过分的高兴、兴奋,而大喜过旺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损伤心气。因为“喜则气缓”,大喜之后这个气就缓,缓意思是涣,表示水一下子涣散开来。太高兴、太兴奋了,往往气就散掉了,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严重的甚至发疯。


喜则气缓.jpeg

喜则气缓(资料图:图源网络)


    《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故事《范进中举》。范进考举人老考不取,到五十多岁还考不取,考一次失败一次。最后一次考时候,在他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考中举人了,这时候他是大喜过望,结果没想到,大喜之后就发疯了。为什么疯了呢?就是伤心了。因为心藏神,心主神明,心是管思维意识、神志活动的。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可是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所以人也就迷失了,丧失神智了,神志不清,所以人千万不要大喜。


    我想起陶渊明的一首诗:


    形影神赠答诗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生在天地大化中,不过呼吸之间,多么渺小,多么短暂,何必为自己的事一会儿大喜一会儿大悲呢?海那么阔,天那么广,我们应该放下的就放下吧,应该尽的责任就尽掉吧,何必总要去计较个人的得失成败呢?


无复独多虑.jpeg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资料图:图源网络)


    防止“乐极生悲”


    加拿大一位贫穷的鞋匠,在确知自己中了百万元的巨彩后,竟“因乐暴亡”,直到入殓之时,仍面带笑容。这种因过度兴奋造成的猝死,时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间。人过中年,全身的动脉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当然不会例外。如若心脏剧烈地跳动,必然增加能耗,心肌将会发生相对的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心跳骤停。这是“乐极生悲”的一个原因。


    此外“乐极生悲”还可致血压骤然升高,健康的人尚可代偿,若已患高血压症,过度兴奋就会导致“高血压危象”,表现为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高血压危象”尽管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却可由此引起脑血管破裂发生猝死。


    可见,“乐极”亦不可取,为了健康长寿,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应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于喜事与悲事、兴奋与气愤、顺境与逆境、快乐与痛苦等,都应一视同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思伤脾


    《黄帝内经》说:思则伤脾。


    思虑过度会影响到脾脏,会影响脾胃,一个人多愁善感,老是在考虑问题,考虑得太多往往不思饮食,或者饮食不和,这就影响到脾胃,脾是主运化的。饮食水谷精微到了脾胃的时候,就要靠脾胃的运化。运化就是运输、运送和消化、变化的意思。脾胃把吃进去的水谷消化成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和无用的糟粕,并把其中的精微物质运送到全身。脾的运化功能,除了运化水谷之外,还能运化水液。


思则伤脾.jpeg

思则伤脾(资料图:图源网络)


    在美国有一家医院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了500名肠胃病患者,结果发现因情绪不好,就是思虑过度得病的占到了74%,所以《黄帝内经》中说的“思则伤脾”是有道理的。


    《黄帝内经》还说:思者气结。


    思虑过度,气就瘀积在那里,脾胃又不能把它运化走,所以就容易得病。


    忧伤肺


    一个人如果老是忧愁,老是悲伤,他的体内之气就会耗散。


    《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


    忧伤、悲伤容易导致人的精气神消耗。首先会影响到肺,会伤害到肺。《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整天忧愁,悲悲切切。黛玉葬花就是有名的例子。


思则伤脾.jpeg

悲则气消(资料图:图源网络)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看到花落就很悲伤,想到是人将会死去,她就把花收集在篮子里,找到一块清静的地方把它葬了,一面葬一面想,今天花落的时候是我葬它,等到我死了之后,谁来埋葬我呢?她成天地忧伤,影响到肺,所以她老咳嗽,我们看《红楼梦》里面写的林黛玉,她的表现症状,那就是肺病。


    恐伤肾


    我们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被吓得屁滚尿流。”这是有道理的。


    《黄帝内经》说:恐则气下,恐则气乱。”“恐则伤肾”,恐惧的时候人的气往下走,首先影响到肾,肾在下方。这种体验我想大家可能有过,或者听说过。比如在非典的时候,就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有的人发烧了,那个时候是只要人一发烧,体温往上升,就被怀疑可能是非典,如临大敌。有一个人他实际没有得非典,但是他体温升高了,所以把他送到医院里去。这个时候他就非常的惊恐,到医院的时候大便小便失禁,就是影响到肾脏。


    肾司二便。


    肾是管大便小便的,肾气受损,大小便就失控了。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