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满未满谓为小满 小满饮食有讲究
小满节气在每年的5月20日到22日之间,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径60°。今年小满节气在5月20日。小满和其他节气一样,也有不少饮食讲究和传统习俗,今天带你逐一了解。
小满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此时北方地区麦类等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意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饮食有讲究
小满过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加。此时节,作物茂盛生长渐至成熟,需要丰沛的水分。与之相似,人体也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营养,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小满见“三鲜”
小满开始各地多炎热天气,人体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单纯靠喝水不足以弥补机体需求,因此要选择多元的补水方法。俗语说“小满见三鲜”,三鲜指“黄瓜、蒜薹、樱桃”。
应季果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不仅能补充人体的水分还可补充微量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果蔬一定要“鲜”,久放则营养成分流失大半。
平素胃肠有积热,比如经常便秘、反复口腔溃疡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满时节更容易疲劳甚至加重宿疾。此时有必要减少水分消耗,所以要吃些“苦”头。
可适量吃些具有清热、通便、开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莴笋等。《周书》中的“小满时节苦菜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夏天沾甜酱就苦菜,忆苦思甜,于舌尖、于生活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小满前后天气炎热、湿气渐重,素有脾胃虚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热而贪凉食冷,就容易出现暑湿外感。中医认为生姜能温中散寒驱湿,建议这类人在饮食中注意适当吃些生姜。
小满习俗 抢水
在古代,水利灌溉不发达,粮食缺水何来丰收?特别是到了小满,气温高、日晒久,灌溉的重要性也就超过其他节气。所以,农谚有:“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丝车)之说,水车一般都于小满时启动。
时至今日,水车抢水灌溉农作物自然就少了。但很多人家里会养盆栽,小满时候,主人可为其认真“灌溉”一番。
祭车神
祭车神是农村古老的习俗。传说管水车的“车神”为白龙,农家在水车上放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尤其在南方,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小满正是江南稻谷成长的时节,如果缺水,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所以,祭车神代表了水源涌旺之意。祭车神的习俗,表明了农民祈愿丰收的美好,向往美好生活之意。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的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江浙一带有祭蚕的习俗。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
祈蚕节这一天,养蚕人家在祈蚕节均到蚕娘、蚕神庙前跪拜,供上酒、水果、丰盛的菜肴。特别要用面粉制成茧状,放在稻草扎成的稻草山上,象征蚕茧丰收。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