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读诗时要把自己打开,就像下雨时不打伞

时间:2016-05-30   作者:杨韵琳  【转载】   来自于:腾讯文化    阅读

廖伟棠.jpeg

廖伟棠


    [摘要]廖伟棠的爱情观与里尔克不谋而合:爱就是让你爱的人自由。不是互相依赖,互相捆绑,而是让自己得到自由的同时,让对方也得到自由。并且,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终点也是学习自由。


    腾讯文化实习生 杨韵琳 发自北京


    “我爱你,但我的爱跟你无关,爱情本身的过程,像一列火车在俄罗斯漫长的国境里行走一样,走的过程才是爱情,而不是终点才是爱情。”5月27日,香港诗人廖伟棠携情诗集《春盏》在单向空间举行了新书首发式。他的好友尹丽川、小河、周云蓬前来助阵,一起聊过去,聊诗和歌的故事。


    《春盏》是鲜红色的,像在戏院里端出一盏茶,或者是酒


    《春盏》是廖伟棠情诗首度结集出版,入选作品多为内地首次发表。为什么取名“春盏”?


    廖伟棠说:“因为它是一本情诗集,涉及的情感都是新鲜的。我想象《春盏》是鲜红色的,艳红色的,像一个戏院里,有人端出来一盏——也许是茶,也许是酒,但里面有一些沉淀了很久的情感。”


    廖伟棠是如何看待爱情的?廖伟棠的爱情观与里尔克不谋而合:爱就是让你爱的人自由。不是互相依赖,互相捆绑,而是让自己得到自由的同时,让对方也得到自由。并且,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终点也是学习自由。


    而诗歌,于廖伟棠而言,就是得到自由的关键因素——我诗,故我自由。


廖伟棠与小河.jpeg

廖伟棠与小河


    爱会让人心生诗意,一个平常不写诗的人,可能因为爱上一个人就有了写诗表达感情的欲望。但爱情诗要写得好是特别难的。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意识到写诗并不能获取所爱,你还继续写的话,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诗人。


    廖伟棠的诗歌有一种细腻的南方视角。周云蓬说,他们早年生活在北京,很多人讨论问题都是政治这样很宏大的话题。后来离开北京以后,觉得自己人变小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小了,不敢那么很宏伟地说话,也不敢那么大而无当地说一些问题,这就是南方视角。


    廖伟棠的诗歌中还会出现四环、六郎庄、五道口,北京的坚韧和强大会毫不客气地植入生活和写作。那时周云蓬、小河、廖伟棠都会来到北京,大家殊途同归。周云蓬说,他那个时期的爱情诗很动人。


    用粤语念诗的温柔父亲: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在现场,廖伟棠用粤语念起了自己写的诗歌,小河伴奏。尹丽川说,刚才她听廖伟棠朗诵的粤语,觉得普通话真的毁了一切,因为听粤语念诗真是太好了,它十分感性,十分细腻。


    谈及读诗的感受,廖伟棠说,“以前我和周云蓬有一次读诗也是这样,他也不知道我要读一首诗,里面出现了国际歌,他就弹起了国际歌的旋律。这种时刻特别值得我们珍惜。我们听音乐和读诗经常要把自己完全打开,就像下雨的时候不打伞,让它全部落到你身上好了,你再看看有多少雨水是渗到你心里的。”


    至于廖伟棠写诗时是否用粤语,廖伟棠说:“这有个变化的过程,现在我基本是用粤语写作。但我在北京那几年刻意地用普通话,因为我认为写什么题材用什么语言比较好。当然我也没办法用东北话,就是只用粤语和国语两种。我还发现当我在台湾写作的时候就会带点台湾腔。所以,我觉得人对语言的敏感性好像与生俱来的。但粤语发音的控制就会特别美,相比普通话,粤语也更温柔一点。”


    温柔还体现在廖伟棠成为父亲之后。廖伟棠笑称这是种“被迫的温柔”,“你累了一整天了,等晚上10点左右儿子睡了后,才可以写写东西,看看书。那时候你的火气已经消灭殆尽了。总之,你就会变得温柔了,或者你写着写着,一边看看这边睡觉的小孩,就会觉得,就像木心说的‘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春盏》里也摘录了几首廖伟棠写给儿子的诗。“这本书里写给我儿子初初的诗,其实很多是蛮悲伤的。”谈及其中一首有关生死的诗歌,他说以前他对生命这回事蛮不吝的,但有了儿子以后就不一样了。


    廖伟棠说:“我们自己怎么样是无所谓的,但儿子特别珍惜我。特别是当他后来慢慢长大会问我‘爸爸如果我们死了以后还能再见吗?’我就很伤心,很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这跟面对情人是不一样的,情人死好像挺凄美的,但孩子死你就不忍心。”


    花絮:余秀华为何“拒绝与廖伟棠一起参加活动”


    对于诗歌,对于爱情,廖伟棠自觉和横空出世的诗人余秀华十分默契。在余秀华粉丝仅有三百多人的时候,他就关注了她。每当有违和之声出现时,廖伟棠总是如侠客般跳出来,为余秀华打抱不平,几篇力挺余秀华的文章写得漂亮理性又有深度。而那时,他还没见过余秀华。


    后来,台湾著名出版人、诗人初安民引进了余秀华的两本诗集,香港书展的时候,出版社请廖伟棠对谈余秀华,反响颇佳。


    不久前,廖伟棠与余秀华双双亮相上海参加活动,对谈起来火花四溅,以至于余秀华事后直呼:“我拒绝再与廖伟棠一起参加活动!——因为我们太默契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与我脑中想的一模一样。”


    而余秀华的新书《我们爱过又忘记》,书名就来自于《春盏》中的一首诗《来生书》:“我们爱过又忘记/像青草生长,钻过我们的指缝/淹没我们的身体直到/它变成尘土、化石和星空。” 为什么要用廖伟棠这句诗做书名?余秀华说:“谁不是这样呢?爱过,又忘记,人们最擅长的就是喜新厌旧。可我还是希望,有的人,不止是爱过,而且不会忘记。”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