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10万吨级巨兽 舰艇战斗群军需补给站
“光华口”号半潜船
媒体6月2日报道 外媒称,为配合该国的航母和驱逐舰,中国正在配置一支重型支援舰队,从而获得在世界各地展开海上和两栖攻击行动的能力。
据美国媒体5月31日报道,4月末,由广船国际为中远航运建造的“光华口”号半潜船出坞,为中国的海上支援任务增添了新力量。“光华口”号的排水量为9.8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半潜船之一。虽然“光华口”号为一家国有企业所有,但几乎可以肯定,它既可以执行中国海军的和平时期任务,也可以执行战时任务。
“光华口”号总长约245米,甲板长约177米。它可以把装载甲板潜入水中,并托起大型物体,例如受损无法行驶的战舰或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并把它们运送到其他地方。“光华口”号强大的支援能力可以帮助中国把海上基础设施运送到海上几乎任何地方。它可以用于人道主义救援、协助深海钻探和开采,或建设浮动军事基地。
像“光华口”号这样的半潜船,在民用和海上军事行动中能发挥重要作用。除了运送钻井平台这样的大型装备,巨大的体积使它们可以成为实施两栖军事任务或人道主义任务的海上基地。“光华口”号足以容纳护卫舰或驱逐舰。这就意味着,它可以运送丧失动力的水面战舰。
报道称,与体积比它小的中国“东海岛”号半潜船一样,“光华口”号的用途也可以更具攻击性,它能运送大型气垫船、登陆艇和直升机,支持两栖作战任务。当专用两栖战舰把第一批部队送上陆地后,“光华口”号可以就位并迅速把第二批中国海军陆战队员和两栖装甲车送上陆地。从“光华口”号开始,中远航运可能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特殊用途大型船只。
南海舰队服役首艘新型半潜船 可运大型气垫船
随着技术和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中国正在发展世界级的大型装备,以帮助该国在全球施展能力。不论是“光华口”号和南海人造岛所体现的海洋能力,还是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以及国产核反应堆的建设,都表明北京将通过这一系列计划提升其民用和军事领域的实力。
中国半潜船
媒体报道,当任何一个拥有地区超级大国地位的发达国家谈到出动本国舰队执行战略军事行动或加入联合海军集群时,就会出现与舰队续航力、作战稳定性有关的问题。这取决于很多因素:从舰载作战信息指挥系统的技战术性能和网络中心战能力,到精确计算的军舰武器储备(导弹、鱼雷、火炮)、物资技术保障和食物淡水储备。
俄罗斯媒体5月18日刊文称,这种计算应当以预估的敌方攻防能力、战场与己方和友方军事基地间的距离为出发点。为舰艇战斗群或航母战斗群行动准备的资源通常等于或超过敌方拥有的资源。这适用于俄罗斯与北约的假想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有足够多的保障船、救援船、特种船、扫雷舰、医疗船,或者把这些功能植入主力舰艇,对舰艇战斗群和航母战斗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称,保障船和特种船的排水量对舰队续航力也有重要意义。其中堪称“王牌”的是半潜式母船,它能把舰队的维修设备、粮食、武器运送到万里之外,调动登陆单位(几十艘搭载步兵的快艇、巡逻艇、气垫登陆艇),搭载轻型护卫舰、护航舰和护卫舰等舰艇,作为船坞对受损舰艇进行维修。
半潜船拥有超强运输能力
荷兰的“蓝枪鱼”号半潜船和它的姐妹船“黑枪鱼”号以独一无二的超大运量而著称,特别是“蓝枪鱼”号。2000年,它把被基地组织自杀式炸弹损坏的“科尔”号驱逐舰从也门亚丁港运回了美国。2007年,它又把SBX-1海基雷达从珍珠港运送到阿拉斯加。不过,这两艘是商船。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军舰。
美国的“蒙特福特角”号半潜船(美国海军称为“机动登陆平台舰”)尽管仅长233米、排水量7.8万吨,却能搭载最多600吨货物和320名步兵。甲板上安装了两个气垫登陆艇的系船索。 每艘气垫登陆艇可搭载1辆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最多3辆AAV-7两栖装甲突击车、最多5门M-777榴弹炮,或最多180名步兵。“蒙特福特角”号能搭载任何类型的攻击-运输直升机和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它能把这些装备及几十万升淡水、柴油运送到9000海里之外。但600吨的载重量让人怀疑它对中小型战舰的维修能力。
蓝色“马林鱼"号半潜船
文章称,中国的“光华口”号半潜船则是另一回事。它今年4月28日刚刚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的船坞下水。从发自广州的图片报道来看,与“光华口”号相比,“蒙特福特角”号就像一个“普通人”。“光华口”号拥有媲美航母的排水量——9.8万吨,总长约245米,甲板长约177米(与荷兰的“大货船”相当)。同时,它的载重量更大,能搭载护卫舰和驱逐舰,并为舰艇战斗群运送更多军备。
在“光华口”号出现之前,只有美国和北约海军拥有这种船。中国海军的新舰艇出现速度、现有装备表明,要在广州船坞下水的远不止1艘半潜船。可以推测,这种船的航程将超过1.2万海里,使中国未来的舰艇战斗群和航母战斗群能够信心满满地开到大西洋或阿拉斯加。如果有了俄罗斯潜艇和破冰船的支持,中国舰队就能参与“北极竞赛”,这一前提条件现在已经具备。
中国“光华号”半潜船出坞
文章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已经对极地进行了27年的细致研究,包括其植物、动物和自然资源。研究重点起初是南极,但随着欧洲和北美国家对北极大陆架展现出领土野心,该中心把重点转向了北极。
文章称,中国对北极大陆架蕴藏的海量能源非常感兴趣,极地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这些资源可以用“快速和方便的办法”运走。此后,中国开始积极与冰岛、丹麦建立经贸关系,并投资发展格陵兰的开矿能力。
中国导弹驱逐舰“济南舰”
2015年10月,中国海军3艘战舰——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导弹护卫舰“益阳”舰和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在亚丁湾执行完反海盗行动后,访问了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北欧国家的港口。此行并非偶然。首先,中国海员检验和展示了本国现代化军舰在北纬地区陌生气象条件下的航海性能和续航力。其次,表达了中国对战略航道交错的北大西洋的兴趣。一切都具有标志性。
中国人迅速地在这里“探了探底”,在可见的未来可能基于此在北大西洋战场展开行动。而“光华口”级超级运输登陆平台舰将在这些行动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助手角色。(米尔社区 /太行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