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人甲到三少爷 拍电影不仅仅是情怀
《三少爷的剑》剧照
腾讯娱乐讯(文/耿飏) 12月2日,尔冬升导演的《三少爷的剑》终于到了登上院线和观众见面的这一天。
如果从宣传包装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古龙原著、古装、武侠、3D、新版。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在2016年的贺岁档这样一个时空条件下,很难让人多么看好这部影片的“钱”景。
“有没有新的方式拍武侠,现在有没有观众会喜欢,坦白说,我不知道。”
在影片首映会之后的采访间,尔冬升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电影里要挑战谢晓峰的燕十三。
你很难说这是媒体抱着傲慢或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这部电影,翻翻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排行前列的电影,喜剧电影是当仁不让的最火类型。再从自己的脑海中回忆一下,上一部让你有印象的武侠电影是哪一部? 甚至还有一份报告专门做了市场调查,结果是时下观众对武侠片的偏好只占2.2%,在14种列出的类型片中居倒数第二。
而在39年前,香港邵氏把那时候刚问世的这部古龙作品搬上银幕,导演是有着第一武侠片导演之称的楚源。那时候饰演三少爷谢晓峰的,正是初出茅庐的尔冬升。在此片之后,尔冬升升格邵氏一线小生,星途坦荡,之后转型导演,执导《新不了情》(电视版 电影版) 、《旺角黑衣》……更是后话。
自己当导演重拍《三少爷的剑》,大家难免想当然觉得,这是尔冬升的情结所在。实际上,尔冬升曾经在99年就有此打算,剧本都完成了却也最终没有开拍。对他来说,这并非一个非拍不可的题材,更谈不上什么情结。
他说自己再也没看过自己演的三少爷:“那个是不能看的。小孩子演大人,有什么好看的。”(饰演三少爷时他19岁,小说里谢晓峰已经年逾30。)
要不是在2012年8月,尔冬升去横店探班正在那拍《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徐克,见识到了徐老怪如何用3D技术拍武侠片,他才又重新动起了拍《三少爷的剑》的心思,自己当导演,徐克来监制。影片于14年4月下旬开机,9月杀青。
横店之旅,不仅让他认识了新的电影技术,而且让他见识到了“横漂”这一个群体。他把自己对于这个群体的情感和思考,都转化成了去年夏天上映的那部《我是路人甲》。在那部影片全部拍摄以及宣传路演等等工作全部完结之后,他才重新回到《三少爷的剑》的制作之中,原定15年秋季上映的日子也一延再延。
这部《三少爷的剑》对于尔冬升和这个市场来说,都有些“迟到”的意思。其实用今天的流行视角解读,小说中神剑山庄的三少爷谢晓峰不仅是天下第一剑客,也是集女子宠爱于一身的浪子,人设相当“玛丽苏”。
不过时代变迁,尔冬升也知道原著里的一些话语如今已经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江湖上的侠义和牺牲变成了年轻人口中的“中二”。香港武行几十年的经验在3D摄影机前也不管用了,唯一不变的,也许只剩下绑在演员身上的威亚了。
市场、票房、武侠片、大数据、变化……尔冬升的资历让他可以对任何一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少爷的剑》已经上映,他更希望这部电影之后,大家能记住林更新是谢晓峰,而不是导演曾经演过谢晓峰。
在《三少爷的剑》里,还有尔冬升的“路人甲”们的身影。比如那个爱偷懒的帅哥王昭,在电影里饰演一名隐士剑客。还有万国鹏,演了一个有台词的村民甲,一通抱怨反而让燕十三猛然醒悟,在电影里很有喜感。
帮助新人,做新导演的监制,这样的角色对于现阶段的尔冬升来说更为实际。《路人甲》和《三少爷》像是两个原本就应该达成的目标,等着自己一步步去完成。
这两部影片对他来说没有纠结,没有所谓的情结:“我还没去横店学拍3D电影的时候,我就老躺在家里,想之后我怎么过日子,怎么拍电影。现在回想,我去横店16个月,拍了《我是路人甲》和《三少爷的剑》,我付出了很多热血在里面。这两部戏令我很充实。”
“未来?现在我又要开始迷茫了。”
为何重拍《三少爷的剑》
——原著合适+尝试3D技术
尔冬升:很多人认为我以前演了三少爷,所以就对这个戏很深的情谊,其实不是的。情结可能有一点吧,但我也没有说一定要自己再重拍一遍这个故事。99年就要拍是因为《三少爷的剑》本身属于古龙先生作品中比较合适拍电影的,篇幅长短适中。像金庸先生的作品比较适合拍电视剧,因为太长了。99年就已经做过一次剧本,在12年跟徐克导演说的时候,他想拍我就说让他当导演,结果后来因为很多原因搞不成了。后来完全是因为我看到他那个3D的技术,觉得有新的方法可以拍,所以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说很深的情结去做这个事情。
尔冬升导演徐克监制的组合是如何分工的?
——他将就我,他只负责技术
尔冬升:我觉得是他将就我。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2000年的时候,当时他说想拍这个电影,我就让他当导演,我当监制。秦天南,(《十月围城》的编剧)帮他改了三个月的剧本,结果跟原来剧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其实,他不是要改,只是他要把故事看得很透,把每个角色的剧本要谈一次,重新了解这个故事。他的风格跟我不一样,如果他拍的话,他的对白更像古龙先生,很写意。但是我就是会把故事往偏人性的方面上写。我们在横店谈了一次剧本之后,我们就确定好他全程都是在技术上负责。所以在剧本上、风格上,我们工作起来没有太大的争议。
如何改编原著?
——尽量加入现代人的感情
尔冬升:在我们整个创作过程里面,我跟秦天南,我们跟徐克导演,我们每个人背后想了很多,很难一句话说的。主要是,我们已经脱离了原著里的人物所限。因为观众如果看过小说,或者看过以前的版本,都知道故事是说什么,所以我们必须给他多一点东西。我们尽量把现代人的感情放在这个背景里面。
对古龙先生有什么样的印象?
——他就是一个江湖里的人
尔冬升:古龙先生跟我说过,《三少爷》的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台北。因为通常原著作者,看了人家拍他作品改编的戏,都不满意的,都觉得还有东西的。所以他跟我说了一些话。他说《三少爷的剑》其实是台北的故事。古龙先生就是武侠片里的人,很怪的那种,笑声很大,喝酒的时候,一大杯白兰地就直接倒喉咙里去,就是武侠片里面的人。他跟我说,当时台湾就像一个江湖,官二代跟黑社会一起乱七八糟,我们当时吃饭那个电影还有乐队在里面,是日文的,有人打鼓,还有人唱歌,就和武侠片里的一模一样。他创作《三少爷的剑》基本上就是以台北的黑帮、妓院、酒家、权贵之间的一些人为背景。
新版三少爷和燕十三?
——林更新比当年自己好、想给何润东一个好角色
尔冬升:我觉得《三少爷的剑》里面林更新成功就最好了,以前那个是不能看的,小孩演大人有什么好看的。他现在的状态比我当年好,我那时候太小了,他比较成熟。三少爷这个角色有点像佛祖一样的,杀了那么多人搞不清楚人生怎么样,迷茫,下山了,起码这个年龄才成熟,我以前根本不是。不过再回想以前的演员入行很年轻,很多女明星15、6岁就签约了,所以都在演大人。当时演燕十三的那位凌云先生,他当时也才30几岁很年轻的。
何润东第一部戏就拍我的戏,那时候他在台湾出了唱片也没什么动静,都准备回多伦多当邮差了。他后来也靠自己努力,之后就很顺利。我很久没见他了,之后我在横店遇到他,我跟他说:这么多年你都拍了什么东西?我都没印象。然后我说有一个非常好的角色你来试一下。但是我也知道他给人的印象,我也偶尔看他的电视剧。所以我要想办法帮他弄一个特别的造型,本身这个人物的性格。所以造型比较突出,是故意的。
给演员讲戏的特殊方法
——讲自己的渣男往事
尔冬升:私下会给演员讲自己的事情。必须要用,让演员有这个信服。比如说我跟江一燕。江一燕我相信她是不会那么恨一个人的,她演慕容秋荻,恨死三少爷了。所以最初我会告诉她,过去就有女孩子很恨我,为什么那么恨我的原因,就是为什么你会那么恨三少爷?我有说我以前的爱情里的对象,她们的反应,对我这种渣男怎么样的恨法,我一定要说出来才可以的,我之前的某一个女朋友为什么是这样,你要自己用真情来跟她说,才能让她投入。
《我是路人甲》剧照
上映时间为何一直推迟?
——后期制作困难大,想怀旧更难
尔冬升:现在电影越来越难拍了,科技、数码化,当导演更难了。我觉得我们这次创作有一点找不到新的方法了,除了3D、特效之外。所以我们就在小地方尽量想把它怀旧一点,反而回到以前邵氏公司的那种感觉。但是也是有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90%的景都是假的,在特技层面,他们做特技是希望做成真的,所以做回来太真我们又不能接受。
本来是今年9月的时候上映,根本来不及。我自己做完这次,如果拍这种大型的武侠片,导演费双倍都不肯干,太花心思了,因为它的后期比拍摄还难。你筹备就很难了,拍摄6个月,后期弄了两年。
还有一点原因,如果我们的人才像美国一样那么多就快乐。可是我们不专业,像冯小刚说的:“除了主创就是民工”。所以导演是很累的,什么都要管。在中国的现状很困难。我觉得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做到最后花那么长时间,也只能这样,你也只能请韩国团队做,你不会再有资源去美国做。你根本花不起,人家制作费折合20、30亿人民币,我们能花2亿就了不起了。哪怕今天拍这个电影,我相信起码成本还要再贵50%,所有的成本都提高了。
武侠片怎么吸引现在的观众呢?
——我没有答案,只能尝试
尔冬升:有什么新手段呢?我都不觉得有。现在都是11岁、12岁的小孩就可以去影院了。如果说他们能不能接受?我们要试。以往香港的做法,我们说是5年一小变,10年一大变,现在可能没那么久了。我以前拍《新不了情》的时候,我发现上一部能把观众们都看哭的就是《再见阿郎》。我一看隔那么久,都是动作片,都是血腥暴力的戏,那我就拼一把,然后就成功了。它永远是一个循环的。你们看,上一个大陆这边上映的武侠片是什么?陈嘉上导演的《四大名捕》,再后来就不多了。是不是可能3年之后应该有一批新的观众?我不知道,这个数据太大了。现在说的大数据的东西我也不完全信,我也不知道真相,也没有人知道这个数据怎么样。你说有什么新?像现在流行的玄幻片,也没有什么新东西的,都是老的。
《三少爷的剑》给自己留下了哪些新经验呢?
——拍3D电影反而要更简单,更传统
尔冬升:整体来说,我们是简单化的。现在所有玄幻的东西,看着是很复杂的,兵器也越来越夸张,我们基本上把它还原回去。夸张的话,做特效就要更夸张了。所以你看我们《三少爷的剑》的那把剑,就回到最传统的东西。这是徐克导演教我的,因为我们拍3D的时候观众看的时候要花更多的精力在视觉上。每个镜头我们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也在学习。因为每个镜头都要焦点转回来,其实观众要花很多的精神,所以要把镜头里剪辑的时间加长。其实这个故事已经非常复杂了,如果拍3D特技的东西其实故事尽量越简单越好,这个故事信息已经很多了。所以在拍摄过程里面我们一直用减法,很多的东西我们让它简化,否则的话观众没有办法吸收。
监制和导演,如何权衡?
——有经验才能去监制,别冲着钱。
尔冬升:这个需要时间的,演员是不是能当导演,去创作,有的是根本没这个兴趣或者没这个能力。当了幕后之后,能不能当监制那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你当导演就要十年的时间来练,有了经验之后,再转到监制,你又要十年时间。你要累计到你的经验,你的人脉,加上人家对你的信任,我才能帮人家去找一大笔钱来拍戏,要不然谁信我。现在很多的导演拍了自己的一部戏就当监制,你当监制没问题,趁有人还信你就好,你自己会什么呢?我有几部戏我是监制,就是想办法帮新导演销售,宣传,找发行。已经干了那么多年了,只是冲着票房,我自己也没有意思做了。因为当监制也不是赚钱最多的行当,真要赚钱就干点别的了,也不那么累。
我拍了一个《我是路人甲》,那么困难的东西。有些年轻导演我会监督他们,不用想太多,尤其是导演找钱拍戏是最容易的时候。以前我都要求着,那么困难。所以我现在跟年轻导演说你们要珍惜,从来没试过那么容易找到钱拍戏,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剧本就很容易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