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饰璀璨时代在明朝,文学作品多见
明代金镶宝石凤踏祥云钗
[摘要]首饰到了明代,达到一个设计与工艺的高峰,《金瓶梅》中的首饰给了我们一个佐证。与唐宋元前朝相比,明代首饰的品种增多,样式多变,种类极为丰富。
叙说了《金瓶梅》中首饰都有哪些,明代头面的构成,不仅品种多而且很精致,很精美。为什么《金瓶梅》时代的头面可以达到这样的工艺水准?那么,我们就要把这些头面(首饰)放在明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考量,论说首饰的工艺与明中叶社会审美的价值。
首饰到了明代,达到一个设计与工艺的高峰,《金瓶梅》中的首饰给了我们一个佐证。与唐宋元前朝相比,明代首饰的品种增多,样式多变,种类极为丰富,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知道金银首饰的分类在明代很细致,仅头部的首饰就可分为:䯼髻、金丝髻、网巾圈、挑心、掩鬓、压发、围发、耳坠、坠领等,从假发套到头部妆饰,再到耳坠,都是很有讲究的。
在明朝的首都南京,从明代达官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金首饰,种类繁多,“有金冠、金簪、金钗、金钿、金栉背之类的发饰,金耳环、金耳坠之类的耳饰,金手镯、金钏之类的腕饰,金戒指类的指饰,还有霞帔上的金坠子、金四件、金佩之类的佩饰,仅项饰一类所见不多。用于头发装饰金簪根据插在头发各个不同的部位专门制作,有分心、挑心、鬓簪、顶簪等多种形制。金首饰的制作也极为精湛,有锤揲、錾花、拉丝、累丝、掐丝、炸珠、镂空、焊接、范铸等工艺,特别是设计思路的拓展,工艺技术的精细化,更是特色所在。”
明代流行金、鎏金与玉的结合,其工艺在明代走向成熟。通常以金累丝为支架,镶嵌玉石,金累丝华贵,玉石玲珑,相互衬映,相得益彰。金色内敛,玉色明润,“红、蓝宝石营造出沉甸甸的华贵,使它依然有着时尚中的富丽和美艳。”挑心是插在䯼髻正面的饰,两侧插掩鬓,挑心之下、䯼髻的口沿之上还要插分心。
明代耳饰的款式有珠排环、八珠环、四珠葫芦环、梅花环、佛面环、琵琶环、圆环等多种。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以北京十三陵中明神宗定陵出土的孝端、孝靖二皇后的首饰最为精美。
耳坠中有玉兔造型的一件,塑造的是“玉兔捣药”神话故事。金丝大圆环下缀以一只站立的玉兔,玉兔的前肢持杵,作捣药状;脚踏祥云,云朵用金镶宝石制成。明代首饰除了保留原有的锤揲制作工艺之外,大量采用新的累丝工艺,将金、银、铜丝抽成细丝,以堆垒编制方式,金属丝很细,通过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多样技法,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造型效果。
制造精良,工艺精致,工匠精神,让明代的首饰制造达到一个高峰,并且留下了很多工艺精品。《金瓶梅》从艺术描写方面记录了明代头面(首饰)在人们生活中的形态,审美倾向,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文/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