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先师孔子已成历代圣人,宋元兴起的市井文化戏剧极少出现

时间:2017-04-30   作者:甄光俊  【转载】   来自于:华声在线

孔子的戏剧1.jpg


   我国的数百个传统戏曲剧种,舞台上表现孔子的作品极少。查遍宋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剧目,只发现两种:一是明传奇《麒麟记》,内容大致为,孔子因不满鲁国执政者季桓子所为,周游列国,到处遭冷遇,甚至绝粮,后仍归鲁国聚徒讲学。剧作者署名“寰宇显圣公”,可能是孔氏后裔。此剧现存有明万历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已残缺不全,原刻本只有前39出,下面的缺佚已无从查找,难见全豹了。


  另一种是明清之际无名氏的传奇《九曲珠》。此剧演孔子道逢采桑娘,被厄于陈、蔡间事。故事来源可能是宋代彭乘的《墨客挥犀》。《曲海总目》 《曲考》《今乐考证》《曲录》均见著录,可惜今已佚存。


  兴起于宋元时期的戏曲,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文化,而孔夫子是圣人,文人断然不能把圣人搬到戏台上,让其成为娱乐大众的笑料。因而孔子的形象很少出现在戏台上。


  到了清康熙初年,皇帝颁诏,禁止演孔子及诸贤(清徐珂《清稗类钞》)。因为帝王禁止,律有明条,各地命官无不遵守。时有徐州知府,发现有优伶在戏台上扮演孔子,“立拿班头重惩之”。


  鉴于此,清代戏曲虽然勃兴,爱好戏曲的文人墨客却多不敢用戏曲形式来表现这位“至圣先师”,以免有亵渎孔圣人之嫌。至于优伶,慑于朝廷禁令,更不敢贸然扮演,成了积习的规矩,一直沿袭下来。(《文史博览》 甄光俊)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