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浙江东阳探索出了村级武术协会的发展模式

时间:2017-07-17   作者:胡婷  【转载】   来自于:金华日报

    提示:桐院人自古有舞枪弄棒的习俗。但村民习武热情高涨,还得从五年前说起。2012年,桐院村加入了东阳市武术协会,成立桐院武术分会,并且一炮打响。在武术之乡东阳,像桐院这样尚武的村子还很多。为了让传统武术焕发新的生命,东阳探索出了成立村级武术协会的模式。 


    金华日报记者 胡婷 7月16日放暑假了,家住东阳市桐院村的女孩斯如珺,每天准时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村里的祠堂,祠堂门口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桐院武术传承基地”。只见斯如珺熟练地打了套盘叉,今年14岁的她,已经坚持学了4年武术,连续两年参加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都拿了金牌。“练了武术后感觉身上都有肌肉了。” 斯如珺笑着说。


桐院武术2.jpg

    桐院人自古有舞枪弄棒的习俗。但村民习武热情高涨,还得从五年前说起。2012年,桐院村加入了东阳市武术协会,成立桐院武术分会,并且一炮打响。在武术之乡东阳,像桐院这样尚武的村子还很多。为了让传统武术焕发新的生命,东阳探索出了成立村级武术协会的模式。


    成立分会:“没爹没娘”到“有地有粮”


    桐院村有上百年的练武传统。桐院武术以拳术拆打、器械格斗为主,拳路有操手弓步、盘叉、温轮叉等,棍棒有八步棍、扑手棍等。


桐院武术1.jpg

    “学了武术,碰到坏人不会吃亏。”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桐院武术”代表性传承人、80岁的东阳人斯明德告诉记者,解放前,村民外出做生意,可能碰到土匪、强盗,于是习武防身,而现在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


    2012年,桐院村加入东阳武协,成立桐院武术分会。由村支书、村主任担任顾问,有名望的老拳师为名誉主席,其他拳师为教练。为解决训练场地问题,村两委将出租多年的老祠堂收回,花了10余万元进行修缮,添置了3万多元的武术器材,同时制定长期培训计划,重点招收青少年参加习武。活动也得到了本村企业家的赞助。


    经过几年的发展,桐院分会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人口才500多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就有130名。2015年、2016年,桐院村连续两年参加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共收获40多块金牌。“成立分会前,感觉‘没爹没娘’。现在村民支持、村两委支持,企业家也支持。”桐院武协秘书长斯小弟感慨道。


    以村为荣:村村有特色有热情


    桐院武术开了一个好头。2015年7月,斯村武术分会也成立了。斯村分会没有照搬桐院模式,而是因村制宜,根据斯村人多势众的特点,组建了东阳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传统走阵队伍。村两委、村老年协会都参与武术分会,大家齐心协力,150人的传统走阵队伍很快就组建起来,每天进行严格训练。购置服装器械的10多万元资金,则由村、村老协和企业家三方共同完成。在庆祝金华市武协成立30周年的庆典上,斯村“形意罗汉阵·团结和谐阵”一经亮相,就引起轰动。


斯村武术1.jpg

    “桐院、斯村两个武术分会的成功,说明以村为单位建立武术协会,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相比之下,原来以镇或大区域为单位设立武术分会,已经不合时宜了。”东阳市武术协会主席包为群说,“以镇为单位,村里没人管。以村为单位,才能激发出村里的热情。”2016年,在桐院村试点基础上,东阳市武术协会决定推出10个有武术基础的村成立武术分会。


    目前,东阳已设立桐院、斯村、芦塘、郭一、北后周、湖溪等9个分会。每个村的村支书、村主任都担任武术分会的主要领导职务。村村有特色,拳棒、刀枪、走阵、舞狮、盾牌阵、叠罗汉五花八门,活动频繁且热闹非凡,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练武热情。


    后山店村罗汉班历史悠久,相传自从明永乐年间先祖杜俊迁此后,就有了庙会时表演罗汉班的习俗。2016年底,东阳市武协同意后山店村成立武术分会后,短短一个月,村里就筹资了30余万元,购置了武术器械和服装道具。为了在成立仪式上一展身手,他们每天夜里集中排练叠罗汉、叠牌坊、盾牌阵。


后山店村罗汉班.jpg

    郭一分会和湖溪分会,则把武术活动和文艺活动相结合,既有激烈的拳棒刀枪,又有舒缓的文艺表演,有文有武、动静相宜。郭一村的盾牌阵更是生气勃勃,表演者身强力壮,都是40多岁的壮年。包为群告诉记者,尝到甜头后,又有六七个村跟东阳市武协联系,希望成立分会。“我们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武术传承:全民练武后继有人


    在锣鼓的伴奏下,85岁的杜松菊打了一套双掼手,虽然动作没有年轻时做得到位,但气势依然镇住全场。杜松菊6岁就开始练武,年轻的时候抓过小偷和坏人,是村里的女英雄。


    后山店村人对武术情有独钟,许多武艺高强的拳师在全国武术大赛中披金夺银,村里每年都要进行叠罗汉、走阵等武术表演的大型活动,在武术界有名声不小。然而,文革期间的破四旧运动,将传统武术家列为被扫除对象,很多传统武术由此中断,后山店村的传统武术套路却传承了下来。今年54岁的杜卫兵对当年偷偷拜师学武记忆犹新。12岁那年,他和小伙伴们把老拳师请到野外,夜里偷偷摸摸学武。“老拳师一身本领又无法传承,看到年轻人请教特别高兴,热情地教授武艺。我们也特别好学,把18个老拳师学了个遍。”


后山店村武术2.jpg

    今年36岁的杜锋华正值壮年,十多年前,他被村里老拳师杜菊林相中为南拳传人,是大洪拳在东阳最年轻的传人之一。


    后山店村的武术传统一辈辈传承有序。分会成立后,更是全民练武。父母争相把孩子送过来习武,50多岁没有任何基础的村民都加入练武大军。正值放暑假,每天上午,村里的孩子练上两个小时。晚上,大人们一起切磋武艺。“后山店人学武讲究武德,学了武术不是为了打人,而是防身健身。”杜卫兵说。


    后山店村是东阳村武术分会的一个缩影,其他成立分会的村同样练武热情高涨。如郭一村民间武术历史悠久,但这几年由于几位老前辈去世,武术训练空缺了几年。2016年10月成立分会后,设立了武术盾牌组、太极组、文艺组、小孩组,中断的武术训练又续上了。


    包为群告诉记者,从1984年成立东阳市武术协会,一直到2014年,东阳参加武术比赛没有超过5个人。2015年,36人参加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2016年112人参赛,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一支队伍。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8月26日,东阳将举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传统武术比赛,届时将有600多人参赛。


    除了发扬传承武术文化,东阳市武术协会还提出新的任务,那就是将分会有威望有知识的人,充实到治保组织和调节组织中去。“让武林人士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包为群说。(文/金华日报记者 胡婷)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