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现三个艺术公共电话亭,人们走进电话亭倾听故事
艺术装置的电话亭 本文图除署名外,均由Aman Mojadidi提供
在手机普及的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人使用公用电话了。然而在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区域,公共电话亭却重新成为人们的新宠。拎起话筒,倾听一段大城市新移民的故事,或许其中也有你自己的影子。
这个名为“从前有个地方(Once Upon a Place)”的艺术新项目是阿富汗裔艺术家艾阿曼·莫哈迪迪(Aman Mojadidi)的点子。六月底,他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街头,设置了三座电话亭,播放70位城市新移民的口述故事。口述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孟加拉国、比利时、埃及、日本、斯里兰卡等。作为时代广场艺术计划在本年度的第三个公共艺术装置展览,莫哈迪迪的这一项目将持续到9月5日为止。记者通过邮件采访了这位艺术家。
厚厚的“电话簿”上有故事的人物和社区背景
怎么会想到这个电话亭点子的?
阿曼·莫哈迪迪:在手机还没有问世的时候,这些公用电话亭的使用频率很高,它们是私人情感的传递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街头设施。所以当我看到这些不再被使用的电话亭逐渐被拆除时,就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保存它们以往的功能。
这个项目准备了多久?这些城市新移民的口述历史是从哪儿搜集来的?
阿曼·莫哈迪迪:准备了有三年多了,其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泡在社区中心、犹太教堂和清真寺,和人交谈,搜集这些故事。现在我们一共有了70段口述,最短的2分钟,最长的15分钟。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孟加拉国、比利时、埃及、日本、斯里兰卡等等。
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阿曼·莫哈迪迪:我见过故事里的每个人,面对面地与他们交谈过,每个故事都像我的孩子,很难说喜欢这个或是不喜欢那个。有一个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老头讲了他在桑树街开餐馆的早年经历,他很遗憾地说尽管能找到所有的原料,不过再也复制不出童年在意大利吃过的那些滋味了。
要怎么听到这些故事呢,需要拨什么号码吗?
阿曼·莫哈迪迪:你只需要接电话就好了。我们设置这些电话每隔7到9分钟就会响起,直到它们被接听,这些故事是随机循环播放的。在电话亭里的“电话簿”上,你可以找到这些口述故事所涉及的人物与社区的背景信息。
你从哪里找来了这些电话亭?
阿曼·莫哈迪迪:曼哈顿区的公用电话亭早就被拆干净了,我在布鲁肯林找到了三个尚未拆除的废弃电话亭,给它们装上了新的门,安上了话筒,然后移了过来。
你想通过这些电话亭表达什么?
阿曼·莫哈迪迪:现在我们都在说全球化,但我发现,似乎只有商品和技术才能轻易地穿越任何边界。对人来说,不同的文化、语言还是构成了不同的边界,哪怕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
城市的原住民通常会对新移民有各种担心和隔离。但是这其实是一件应该接受和庆祝的事情,因为世界上所有像纽约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几乎都是由移民构成的,这是城市的胜利与荣誉。我希望公用电话亭能够成为一个渠道,让更多人跨出圈子,听到别人在想什么,有怎样的故事,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永远不会遇见彼此。(澎湃新闻 林凡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