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师问学生:中国的春节,你们家准备怎么过?
春节在英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去家附近的小学接四岁的儿子放学回家,英国老师萨维奇夫人在问她:中国的春节就要到了,你们家准备怎么过?
萨维奇夫人只是英国小学里的一个普通老师。她所教的学前班,30多名学生中,包括我家小儿在内只有两个中国学生。记住每个孩子们的重要节日,似乎在这位女教师身上体现了出来。作为家长,能听到老师给自己问候春节,当然也是一件让人很愉快的事情。
临近春节,英国人似乎也越来越重视这样一个在他们眼里外来民族的重要节日。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地方,也在春节前的周六,举行了舞龙舞狮、中国民族舞、中国乐器、讲故事、太极、手工书法等表演。
春节又要来临。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关系,我自己每年都会在英国跟自己的小家庭过春节。跟中国相比,华人在英国过节的形式,最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特点一,是更中国,更传统。这几天去伦敦唐人街买一些食物,发现唐人街挂满了红灯笼。随手一拍,把这些照片发了朋友圈之后,国内的人纷纷给我留言说:没想到,伦敦的春节味比中国当下的许多城市都要浓。也有一些人留言说,现在国内过春节,气氛越来越淡了。除了唐人街满大街的红灯笼外,每年春节时,在伦敦最核心的特拉法加广场,也会有一天挂满灯笼。这一天,人们会把广场围的水泄不通,各种跟中国有关的演出,会从中午一直表演至天快黑。挂满各种商业广告的大红灯笼,与背后英国国家美术馆及周边的英国国旗相比,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文化对比。有媒体报道说,仅这一天,特拉法加广场就能吸引数十万当地民众、外国游客及当地华人参加。除此之外,由中国人和部分外国人参加的各种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节目,也充斥着伦敦的几个主要街头。
有意思的是,去年春节,我在特拉法加广场,曾看到一名英国人,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大花脸,身上穿着中国传统的黄色服装,完全一副中国艄公的模样。他身上穿着一个公鸡模型,边走边表演,与周边的观众形成互动,让人觉得格外有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春节使伦敦成了一个热闹的重要事件,无论在英国生活的华人还是英国当地人,很多人都会被这一事件所吸引。
特点二,是春节无处不在,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临近春节,伦敦市中心很多公共地方,都会举办一些跟春节有关的活动。比如,一些博物馆会举办跟春节有关的剪纸之类的免费活动,吸引华人家庭和当地英国孩子参加。我所在小镇上的华人家长微信群里,已经在发不少周边相关的活动信息。镇上的图书馆最近也发起了一些公开活动,吸引着孩子们前去参加。这些活动的展开,无疑能达到几个效果:华人孩子们能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华人身份。尽管很多孩子在英国成长,英语环境会使之慢慢淡忘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中会提醒大家,各自的身份认同。既在英国生活,又是华人面孔,双方的文化,都应该吸收。
另一个春节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的例子是英国学校对春节的重视,不少华人家长最近纷纷被邀请至当地学校,讲春节文化。我有一个从事媒体的朋友,接到幼儿园的邮件,说最近几周,老师的教学主题将是“中国新年和龙”。,希望学生家长们将家里相关话题的读物分享给同学。他最近也被儿子幼儿园的班上老师请到教室,去讲中国的春节。他还为此专门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写了一篇详细的心得体会。在文化他自己也在感叹:英国小学过春节成潮流,华人家长都被抓去给当地小孩儿上一堂充满年味的课。跟我同住一个镇上的凯蒂,不仅去年和今年,都被她家附近的学校“抢’了过去,给英国本地的孩子们讲什么什么是春节,讲和春节有关的文化。有时候见到学校的老师和周边的英国本地居民,他们也会提醒你说:春节快乐!此外,与前几年每周都要去唐人街或周边的华人超市买东西不同,最近两年,周边的英国大型超市,都已经有了中国食品专柜。中国人喜欢吃的泰国米、方便面、绍兴共酒、老干妈甚至连绿茶和维维豆奶这样的食品或饮品,都出现在这些柜台上。这些小例子,也在不停地提醒我们这些生活在当地的华人:中国正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春节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名词。
特点之三,英国当地对春节更重视。一是英国首相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在首相府唐宁街10号有一次跟中国相关的迎新会。会上首相也会发表对英国的华人相关祝辞,同时也会把相关录像和文字发给各个媒体。此外,去年我在参加伦敦华人举办的特拉法加广场春节迎新活动时,看到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出现在在庆祝现场并发表了致辞。前几年,我参加的华人庆祝活动中,也还看到了当时在任的鲍里斯•约翰逊的庆祝录像。无论是英国首相还是伦敦市长,他们都会在庆祝的结尾,按中国传统,用汉语说上一句:春节快乐!恭喜发财!有时候,还会学着用一句粤语说这两句。这些英国领导人在中国传统节日里不断示好的例子也在说明:春节作为中国人的一个符号,正在英国受到重视。当然,英国人重视的不仅仅是中国,其它相关的国家或文化,他们也同样会给予重视。
两天前,我还应邀去东伦敦的一个地方参加迎新春的摄影展览。国内部分摄影人和英国当地华人的照片,被挂在英国政府当地的一个艺术大厅里进行展示。据主办方介绍说,这次以迎春为主题的影展,是当地政府无偿提供的,原因是那里曾经是伦敦唐人街的发源地。
英国重视中国人春节的背后,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英中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重要,中国已经成为英国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最近对中国的访问也同样如此。二是来英国的留学生和游客越来越多,中国每年带给英国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大。三是英国特别是伦敦,已经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聚集地。尊重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文化,在他们的重要节日示好,也是英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英伦故事汇 安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