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乡医疗站 >> 疾病防治 >>当心锁骨下暗藏的“地雷”,排除健康隐患生活才更美好
详细内容

当心锁骨下暗藏的“地雷”,排除健康隐患生活才更美好

时间:2018-02-28   作者:李烈  【转载】   来自于:东方红星    阅读

    室外春寒料峭,室内温暖融融。“我这几天心情特好,脑子也很清爽,我又可以学习英语了。”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的病房内,一位患者手术愈后心情舒畅,在跟老伴谈论退休后准备到外地去旅游。“我非常感谢金永健主任和他的医护团队…借一面锦旗表达我对“白衣天使”的感激之情。大爱无疆,他们就是健康医疗战线的白杨树,在生命的沙漠让人们看到希望。让我感受到温暖,感到生命的美好和价值,也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患者-金花送锦旗副本.jpg

患者(左二)及家属(右一)为“白衣天使”赠送锦旗,杨凯医生(右二)张波医生(左一)


    为了去国外旅游,拿出当年“高考”的精神学习外语


    患者金花(化名),59岁,家住北京石景山八大处某小区。祖籍内蒙,早年在内蒙某地工作,日常喜欢吃牛羊肉。2008年来北京工作,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惯一直没变,每天的饭菜没有肉就感觉不香。近年来,工作之余喜欢上旅游,眼看快退休了,想去国外看看。她早年学过日语,英语懂一些,但不怎么好,去国外自然说英语的国家多,为了便于能顺畅地跟外国人交流,于是她工作之余开始自学英语,别看快60岁的人了,学习起来不减当年,有时周末不上班,能连续学习9个小时都不动地方。他的先生看着心疼呀!有时劝说“这么一把年纪了,还那么拼命干嘛?好汉不言当年勇,该放松放松歇歇啦!”,可这并没有阻止她学习的劲头。有时候感觉腰酸背疼,眼睛模糊,头也有些昏沉,休息一下就好了。


    患上头晕病,却检查不出原因


    患者自述,两年前,2016年“五一”期间,去海南旅游,刚到海边海风一吹,感觉头晕眼花、昏昏沉沉,休息了一会感觉好了很多。南北方温差大,以为是从北方刚到南方身体不适应。回来以后,又出现了头晕,有时还有些恶心。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病症,后来出现除了头晕,还有些头疼。她的先生在广州一家单位工作,去了广州的一家医院就医,也没查出问题,医生按头晕病给开了一些药口服,短时间症状有所缓解。

    回到北京后不久又出现头晕,他又去了北京一家有名的医院挂专家号就医,脑部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按脑神经供血不足致头晕病药物治疗一段时间,没见好转。2018年初开始感觉病情加重,不仅眩晕,而且出现心烦意乱、头痛、恶心等不适感觉,拿起书本就犯困,睡十几个小时也不好。脾气也变得急躁,没有耐心烦。


    “看过专家介绍,果断决定在神经外科做手术”


    后来听一位朋友说,航空总医院在脑部疾病治疗上比较有名,建议她去看看。她当时也不清楚自己的病属于内科还是外科,根据头晕的症状挂了神经内科的号,接诊医生根据症状及患者自述,初步判断可能是颈动脉狭窄或梗阻,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锁骨下动脉狭窄,建议手术治疗。

    当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情后,立即查看了神经外科介绍及专家资料,综合在北京其它几家医院求医经历和医生对病情的诊断,跟家里人一说,都同意手术治疗,于是决定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找金永健主任手术治疗。不久就来到神经外科脑血管中心就诊,金主任了解患者情况后,马上安排收入住院治疗。

患者-金花1.jpg

患者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接受治疗 摄影/李烈


    据病房主管医生杨凯介绍,患者因“间歇性头晕2年”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晰,言语流利,2月9日血管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膜不均匀增厚,多处不均匀斑块,右侧锁骨下椎动脉见较大斑块,左侧椎动脉血流反向,右侧椎动脉血液流速增快,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进一步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迂回,右侧椎动脉向左侧椎动脉及锁骨下逆行供血,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

    2月22下午,在金永健主任的主持下,召集穆苍山、张毅、张波、杨凯、王东、潘海鹏等进行术前讨论,1、临床症状明显,诊断明确;2、左锁骨下动脉盗血达三期,动脉狭窄程度70%;3、药物保守治疗不能改善目前症状;4、存在脑梗死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术中应轻柔操作,防止血管斑块脱落导致新的脑梗死。随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进行明确分工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锁骨下椎动脉栓塞,如同暗藏的“地雷”


    2月23日,金永健主刀,张波、申俊峰、杨凯等给患者施“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醒来,“感觉脑袋清爽了很多”。术后检查,体征各项指标正常,血压平稳,心情很好。

    据病房主管医生杨凯介绍,锁骨下静脉栓塞,直接影响脑部供血,而且斑块脱落有可能随血液到达脑部血管,造成脑栓塞,危险较大。由于症状表现在头部,往往误诊为脑部疾病,这也是患者长期就医而无果的原因。患者左侧椎动脉栓塞血行受阻,血液不能送达脑部,而是反向倒流(如流向手臂),右侧椎动脉送达脑部的血液,由于代偿性供血作用,很快被左侧大脑吸走,形成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目眩等症状。

    手术在超滑导丝引导下,用微导丝尝试通过狭窄闭塞处,多次尝试后置入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再将支架送入狭窄区,最终手术获得成功。 


    预防脑血管疾病,饮食要科学


    临床发现,一些心脑血管病患者跟饮食习惯有关。生活条件好了,吃的食物丰富了,营养品自然不缺,而疾病反而增多了,心脑血管病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除了跟饮食有关外。还跟年龄、运动锻炼等有关。

    饮食中,日常大油大肉,血管很容易堵。人摄入过多的脂肪、胆固醇等营养物质,年轻人身体代谢功能好,肉类多吃一点很容易代谢掉。而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功能衰退,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沉积在体内,尤其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此外,过多吃盐和糖,血管壁也会变皱,影响血流通畅。当人吃了过甜过咸的食物后,血管壁细胞变得皱皱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发展成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作息不规律,经常熬,代谢紊乱,激素伤血管。人在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血管表示‘压力’很大。尤其老年人,本来代谢变得缓慢,如果再像年轻时一样,为了工作和学习,不顾身体状况,坚持“拼搏”,很容易生病。

 春天老年人锻炼3.jpg

    长时间不运动,垃圾囤积在血管。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生命“动力”不足,机体微循环变慢。如果缺乏运动,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就会囤积在血液里,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也就等于“时刻准备着”毁掉你的健康。但老年人运动宜“缓”不宜“急”,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如运动会的100米短跑。 (东方红星 文/李烈) 


    专家介绍


    金永健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中心主任。

    擅长: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脑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脑梗塞、脑供血不足、椎动脉狭窄等的支架置入手术、内膜剥脱手术,烟雾病的脑血管搭桥手术,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神经介入手术及微创手术等。完成偏头痛、脑血管狭窄、烟雾病等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1000 多例。


    杨凯 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学士,擅长脑出血、颅脑损伤及急性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独立完成颅脑外伤手术1000余例。在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学术汇报2次,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篇。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