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饭菜不浪费吃不完“兜”着走,小学饭菜教育在食堂

时间:2018-03-23  【转载】   来自于:新京报

食堂打包.jpg

  近日,江苏扬州一小学要求,食堂备保鲜袋,吃不完的饭菜要求学生打包带走。经过一周时间运行,目前全校1800多名用餐学生,只有100多人餐后需打包。据悉,老师还会将学生吃饭情况反馈给家长,并将其表现纳入到学期末评价,与评优挂钩。


  呼吁不浪费,确实很有必要。涉事学校还专门为此设计了一系列配套服务和量化考核方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其用心值得认可。但美中不足的是,其设计只有好的“开头”,却少了合理自洽的“过程和结尾”。


  吃不完的饭菜要求学生打包带走,确实有助于避免浪费,但学生们打包带走的饭菜到底去了哪?诚如一些网友质疑的,很多学生将剩菜剩饭带回家估计也不会再食用,个中的卫生问题与健康隐患也值得注意;而若是随手扔掉,那“打包”也就是虚应故事。


  需要厘清的是,“不浪费饭菜”从不是学生一方的责任,有些学校完全也可以通过改善食堂伙食工艺提升学生胃口,灵活给量,探索餐厨垃圾统一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来避免资源浪费。


  一般来讲,在学校食堂吃饭,学生们往往是被动接受者,其个体口味偏好的差异性难以得到满足。在此前提下,一些学生因个人原因而“吃不下”某些饭菜,可以理解。区别于成人消费者自由点餐所造成的浪费,食堂有什么就只能吃什么的小学生们,被强加某些道德义务,未必妥当。


  毫无疑问,从小教会孩子们爱惜粮食颇具意义,可究竟要用怎样的手段、实现怎样的效果,显然值得一些教育者用心思考。(新京报)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