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乡医疗站 >> 疾病防治 >>眼肌痉挛要手术吗?单侧面肌痉挛怎样治疗好?
详细内容

眼肌痉挛要手术吗?单侧面肌痉挛怎样治疗好?

时间:2018-07-19   作者:李烈  【转载】   来自于:东方红星    阅读

眼肌001.jpg

    眼肌包括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眼球外肌包括六条运动眼球的肌和一条提上睑的肌。正常眼球的活动,是数条肌肉共同协同作用的结果。当某一运动眼球的肌肉瘫痪时,则出现眼球斜视。当眼周围的肌肉发生不自主地抽搐,医学上称眼肌痉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眼皮跳”。

眼部肌肉02.jpg

    2018年7月3日一位山东的患者***,47岁,小学老师。患者自述:眼部肌肉跳动约两年了,越来越厉害,左眼上下眼皮抖动,干巴,睁开困难,一眼大一眼小。曾在山东的一家医院神经科就医,医生说是眼肌痉挛,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症状有所减轻,但并没有消除。也曾从网上购买膏药,一贴膏药贴两天,一段时间也没见好转。最近发现从嘴角到下巴,整个左脸肌肉有轻微牵扯跳动,面部表情很不自然,不能自如微笑,说话很不自然...问:“这是否需要手术?我很害怕手术,有不用手术就能治好的办法吗?”


    航空总医院陈国强主任认为,眼皮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用眼过度或劳累、精神过度紧张。如操作电脑时间过长、用眼太久、考前精神压力过大等。此外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也可引起。这些症状主要是神经末梢受刺激的表现,因此症状往往局限于一侧的上眼皮或下眼皮。只要通过缓解压力、适当休息就可得到恢复。绝大多数人只局限于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动,少数人眼皮跳动会逐渐加重,从单纯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发展为上下眼睑抽动,甚至发展为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这就不是单纯的眼肌痉挛,而是面肌痉挛。还有的人两只眼睛眼睑同时跳动,一般治疗方法很长时间不见好转,很可能是梅杰综合征。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查来确诊属于哪种病或哪种类型的病,以便确定手术治疗或通过其它方法治疗。建议患者尽快来航空总医院面诊和检查。


    如何区分眼肌痉挛与面肌痉挛?


    眼肌痉挛也称眼睑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2/3为女性,大多数在3-5年内稳定,表现为频繁而不自主地瞬目,双眼紧皱,双眼痉挛性或强直性的闭睑,同时由于眼轮匝肌长期的剧烈的痉挛又会引起眉毛下垂、上睑下垂及眼睑皮肤松弛等继发性病变。患者通常视力不受损害,有的有很好的视力,但由于眼睛总是不自主的闭合,感觉视力不好或视力应用差。患者往往越想用眼睛时越睁不开,而不用眼睛或精神放松时能睁得很好。

眼睑下垂01.jpg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面神经受刺激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多是一侧,双侧患者很少,约占4%。患者多是40岁以上成人,男女性别之比为2:3。 临床表现:开始为一侧眼睑跳动,逐渐由上向下可扩展到半侧面肌,严重才可累及颈及肩部肌群。不自主痉挛自己不能控制,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据测试,面肌同步放电为每秒350次,表现为眼睑紧闭,口角歪斜,一次抽搐时程者数秒,长者数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发作时患者心烦意乱,视物不清,偶有面部酸痛、鼻塞和头痛者。


    梅杰综合征也会出现眼皮跳


    Meige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面部肌张力失调样不自主运动。中老年女性多见,多以双眼睑痉挛为首发症状,睑下垂和睑无力也很多见。部分由单眼起病,渐及双眼。其余首发症状有眨眼频度增加、精神疾患、牙科疾患、其它部位的张力障碍(主要在颅颈部) 。眼睑痉挛在睡眠、讲话、唱歌、打呵欠、张口时改善,可在强光下、疲劳、紧张、行走、注视、阅读和看电视时诱发或加重。有人认为良性原发性眼睑痉挛是一种小发作的Meige综合征。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是脑深部核团刺激手术(DBS),它具有微创、可逆、可调控、个性化等特征,是比较安全、副作用较少的有效的疗法。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患者,有效率在80-90%以上,改善率平均在77-90%以上,超过一半左右的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生活。目前费用较为昂贵,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还可选择脑深部核团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


    眼肌痉挛有哪些治疗方法?


    眼睑痉挛临床分为:原发性眼睑痉挛、眼病性睑痉挛、脑炎后睑痉挛、反射性睑痉挛、周围性面神经刺激性眼睑痉挛等,应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眼睛2.jpg 

    该病的药物治疗有:氯硝安定、安坦等,物理治疗有针灸、经皮的面神经热解术等,但均收效甚微。肉毒素的治疗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缓解症状的保守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需要定期反复注射,会产生副作用。手术治疗有:眼轮匝肌、眉肌的肌肉切除术联合眉成形术及上睑提肌加固术、面神经选择性抽出术联合肌肉剥离术,但这些方法效果不理想,50%的患者术后复发。目前几乎所有的医疗中心都已放弃了单纯性神经切除术。因神经切除术比肌切除术有更多的并发症。

    针对血管变异并压迫面神经,第七颅神经颅内微血管减压术,目前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方法之一。据日本的福岛孝德报道,590例严重睑痉挛患者,利用耳后小切口施行了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总的治愈率达99.5%。优点:治愈率高达90%以上。复发率低。缺点:手术的技术要求高,普遍医院很难开展。


    单侧面肌痉挛怎样治疗?


    单侧面肌痉挛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展到面积的其他部分,无论睡眠或清醒时均可发作。常起自中年,女性多见,可伴有单侧面肌无力。多数患者因第七脑神经根在小脑桥脑角被血管或肿瘤压迫,其中血管病变占90%,后颅凹肿瘤病例小于1%。面肌痉挛一般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有研究说是跟女性的脑部结构有关,但是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

    药物治疗包括卡马西平、安定、苯妥英钠等,以及生物反馈法如针灸、理疗等,手术治疗包括肌肉切除术、选择性面神经切除术。但无论肌肉切除还是神经切除都可产生听力丧失、中耳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采用。

    目前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办法是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从病因上彻底治疗。由于病因主要是动脉血管和面神经有黏连或挤压,长期的摩擦接触会造成脱髓鞘反应,从而出现面肌抽搐、眼部抽搐、听力下降、眼睛大小不对称等等症状。解除神经压迫,症状很快消失。效果明显、安全高、副损伤少、复发率低,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好大夫-陈国强网,百度文库,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专家介绍


    陈国强 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迷走神经痛及其它各种颅神经疾病;软性-硬性神经内镜治疗各种脑室内疾病;颅内脊髓肿瘤等,手术超过2万例。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