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凤凰服务>金凤来仪>靖边县出台扶持贫困山区发展良策

靖边县出台扶持贫困山区发展良策

服务类别:金凤来仪
服务城市: 全国
服务说明

nongcunfangwu1.jpg


“十二五”末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新华网陕西频道


  以秃山恶水穷出名的靖边县南部白于山区迎来了发展良机。县委、县政府9月22日在新城乡召开“扶南”工作现场会,决定每年按当年涉农资金的10%安排“扶南”专项资金,从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本技能入手,因地制宜改变山区贫貌,“十二五”末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从地形地貌划分,靖边县北部是风沙草滩、中部梁峁涧地、南部深沟大壑。近年来,中北部依托平坦的地理优势,快速做大做强菜、畜、草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迈过7000元,然而南部山区仍然不足3000元,差距在逐年拉大。跨入“全国百强”后,县委、县政府决定让北中南科学协调发展,酝酿出台了《关于加快南部山区发展的决定》。成为该县近年来首次亮相的一个区域发展决定。 


  《决定》亮点在于该县今后将把工作的重心从北部移至南部,跟本是把投资重点放到山区的6个乡镇的50个村,逐年加大投入。该县决定涉农部门每年在项目安排中优先保证南部山区的建设需要。县财政每年按当年涉农资金的10%安排“扶南”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南部6乡(镇)试点、示范及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基础设施是桎梏白于山区发展的“瓶颈”,靖边县将加快以水、路、电和基本农田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在现有的基础上明年要达到一个行政村建设一个人畜安全饮水的供水点;路要高标准逐步改造连接白于山区的靖志路东线,架设靖志路西线的南门沟大桥;协调电力部门大力实施“光明工程”,让电力、电信、电视与产业发展并驾齐驱;加快以水浇地、涧地开发、淤地坝、宽排梯田四种主要类型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形成“保一、争二、想三”基本思路,就是人均保证一亩,力争达到二亩,谋划三亩。 


  基本产业是促进白于山区农民增收的“法宝”。 该县将下大力气调整山区农业产业布局,向核桃、种薯、黄芥豆类套种、畜牧业、小杂粮等产业依次选择。在向阳、有水的地方种植核桃,让核桃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调整产业的一个主攻方向。靖边县南部山区是良种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的一个优生区,该县要在山区大部分乡镇加大良种种薯的繁育。在基本农田,或基本农田之外较好的土地上大力发展黄芥和豆类的套种,使基本农田收入不低于1000元。在基本农田建立起来的同时,大力种植苜蓿,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展以羊子为主的畜牧业。此外,适当种植一些荞麦、糜子、谷子、莜麦等小杂粮。 


  基本技能是造福白于山区农民的“附身符”。该县要致力于转变农民观念,配好基层班子带领农民走出去多看看,互相学习,提高包括科技知识、种养良法在内的多种技能。同时要把教育作为重中之中,提高小学、初中的师资配备和电脑等现代教学器材,让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致富一家、带富一村。 


  为让“扶南”良策坚定地、有力地达到雨润贫民的效果,靖边县成立了“扶持南部山区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具体负责南部开发的组织协调、安排部署、监督管理以及统筹项目资金等各项工作。 


  县“扶南”办公室主任吴泳宏憧憬,到“十二五”末,靖边县白于山区4.4万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要突破6000元大关,在现有的基础上翻番。(舒温)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