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凤凰服务>金凤来仪>岢岚县易地移民搬迁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岢岚县易地移民搬迁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服务类别:金凤来仪
服务城市: 全国
服务说明

2bb6le8tjc.jpg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吴秋余 杜海涛 冯华


    盛夏时节,沿209国道进入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山西岢岚县境内,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渐渐被绿色覆盖,阵阵凉风袭来,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在炎炎夏日寻找到一丝难得的凉爽。


    “全县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冬季漫长,秋季短暂,夏无酷暑,是个避暑的好地方,但作为一个山区县,农业生产却受到极大限制。”岢岚县扶贫办主任刘德告诉记者,由于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土、石山区的沟沟岔岔,易地移民搬迁成为岢岚县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向。


岢岚县易地移民搬迁.jpeg


  如何搬得出?

  财政投入、部门协同、社会赞助、信贷扶持,各方力量共同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

  在距离岢岚县城20多公里的209国道旁,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记者眼帘。在大棚中间,点缀着整齐划一的砖瓦房,这里便是岢岚县通过扩建中心村镇建设的宋家沟乡宋家沟移民新村。

  “每户有4间砖瓦房,附带一座温室大棚、一个羊圈、一个庭院。”刘德介绍说,宋家沟中心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耕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从2009年开始,县里统一协调周边的甘沟村、东场沟、圪豆沟村等6村45户、243口贫困人口搬迁到此,每户移民费用在14万元左右。

  14万元的费用对于贫困户来讲不是一个小数目,按照国家扶贫政策,每个扶贫搬迁户只能得到人均4200元的补贴,一个三口之家也不过能解决1万多元,剩下的缺口如何补齐?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农家一探究竟。

  “我们家只出了7万块钱,全部是镇政府帮着联系的贷款,没有利息。”坐在村民孙巧萍家宽敞的客厅里,她对记者说,自己以前一家四口住在甘沟村的土窑洞里,连吃水都是问题,“没有政府帮忙,我们这辈子也住不上这样的房子。”

  刘德说,甘沟村处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农业生产极为困难,一亩地一年只能产粮食四五百斤,农民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为解决搬迁难题,县里专门出台了扶贫政策:每户的搬迁费用政府负担一半、农户负担一半。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贫困户的国家移民补助在1万元以上,“整村推进”项目补助每户建设蔬菜大棚的资金近2万元,畜牧小区建设补助资金1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000元,县里还动员个体工商户为每户捐款2万元,“除了这些,交通局会负责通路,水利局负责打井,保证移民搬到哪,设施就配套到哪,让移民没有后顾之忧。”

  怎样富起来?

  帮助移民发展蔬菜种植,优先招收移民进入龙头企业工作,原有林权等保持不变,多种措施帮助贫困户尽快发家致富

  走进孙巧萍的蔬菜大棚,一股热气迎面扑来,柔和的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在绿油油的西红柿苗上,孙巧萍说,大棚里栽出的西红柿产量很高,卖相也好,按目前的价格估算,一个棚收入2万元不成问题,“我们家搬迁借的7万元钱,去年已经全部还完了。”

  孙巧萍告诉记者,迁到宋家沟移民新村后,家里种大棚菜每年能收入2万多元,圈养绒山羊30来只,又能收入近2万元,一年不出家门就能收入4万元,加上丈夫出去跑运输每年能赚1万多元,两年下来就把贷款全部还完了。

  “移民搬迁不是目的,让贫困户致富才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刘德介绍说,县里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首先是移民搬迁户原有土地不变,原有林权、农权不变,移民户依然可以享受到原有的粮食直补。其次是移民进城的人员可以农转非,全家享受城市低保政策。此外,鼓励当地绒山羊、沙棘等龙头企业,优先招收移民搬迁户就业。

  大涧乡吴家庄村的贫困户则更加幸运,2007年,在岢岚县扶贫搬迁动员下,土生土长在吴家庄村的国新能源岢岚分公司董事长张春生投资7000多万元,将村里72户人家全部就近搬迁到山下,并陆续建设了蔬菜基地、杂粮加工厂等,全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一下跃升到2011年的2万元。

  走进吴家庄村杂粮加工厂,崭新的设备和整洁的环境让这个村办企业显出勃勃生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新告诉记者,杂粮加工厂依然采用传统的石磨等加工工具,只是从过去的人力和畜力拉动改为电动,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品质,又提高了产量,很受市场欢迎。

  出了加工厂,抬眼望去,整洁的街道、设施完善的学校、超市、卫生所,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以及正在开发中的农家乐旅游住宿项目,让人很难将这样一个村子与贫困山区联系在一起,唯有远处山坡上那一排排土窑洞还在诉说着吴家庄村昨天的历史。

  推进还缺啥?

  土地紧张、资金短缺成为移民搬迁的瓶颈,贫困地区群众观念落后是最大阻碍

  目前,岢岚县已经对人口在100人以下的84个村子共计5600人实施了移民搬迁。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要将全县人口在200人以下的所有贫困村庄全部实施移民搬迁,涉及75个村9962人。

  “实现大规模的移民搬迁,一缺资金,二缺土地。”刘德介绍说,目前,通过移民搬迁帮助贫困群众走向富裕已经成为全县共识,但岢岚县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4.3%,实现大规模的移民搬迁,还需要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

  刘德告诉记者:“山区群众自然都希望往县城搬迁,因为县城教育、医疗等条件都好一些,但现在县城的土地十分有限,房价较高,国家每人4200元的移民补助也显得杯水车薪,希望国家在土地和资金方面能够对像岢岚这样的贫困山区县给予更多支持。”

  除了土地和资金这些因素外,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也是制约移民搬迁致富的主要原因,孙巧萍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所在的甘沟村至今还有几户没有搬出来,“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家庭,觉得故土难离。”

  “把贫困地区的群众搬出来容易,破除落后的观念很难。”宋家沟乡党委书记张文生告诉记者,除了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外,乡里还组织人员挨家挨户地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走出大山,摒弃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尽快发家致富。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