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凤凰服务>金凤来仪>新时期贫困山区金融支持三农探析

新时期贫困山区金融支持三农探析

服务类别:金凤来仪
服务城市: 全国
服务说明

人民银行1.jpeg


    中国人民银行宁武县支行 王秀莲


    近几年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已成为人民银行各级行的重点工作,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加强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力度,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确实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改善,但随着经济金融改革力度的加大,其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提醒我们还需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力度。


    一、现状分析


    (一)农村人均金融服务资源严重不足。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经营重点的转移,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销了县级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逐步淡出了农村市场,使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和服务机构锐减,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人均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还使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活力不足。


    (二)组织宣传不够,结算知识普及率偏低。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聚减,在农村地区的金融宣传主要依靠农信社、邮储银行等少量的机构开展,宣传的力度难以深入,范围过小,农民金融知识需求难以满足。加之目前留守农村人员知识所限,相当一部分支付结算工具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其支付手段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影响了新的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三)信贷产品结构单一,创新不足,难以适应农户需要。由于大部分乡镇各商业银行服务管理难以延伸到,除信用社和邮储银行有信贷投放外,商业银行基本没有信贷投放,但是信用社和邮储银行仅是办理农户贷款,受其体制、服务技术、产品研发所限,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很好的结合农户实际需要创新贷款产品,且执行利率水平较高,致使农户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


    (四)地方政府对金融服务农村认识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差强人意。目前,地方政府认为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就是发放贷款,忽视了金融业最基本的支付结算职能,对整体金融生态建设不够重视,对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建设发展缺乏支持,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建设发展困难较大。


    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各金融机构要做好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宣讲,组织人力送金融知识下乡,现场模拟指导农民使用金融产品,使支付结算工具、个人结算账户、银行卡等金融业务知识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普及,乡镇政府应配合金融机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使广大农民能够知晓、会用基本的支付结算工具。


    (二)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加大其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其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市)法人地位长期稳定,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推进邮政储蓄银行增强服务“三农”功能,逐步增加对基层网点的业务授权,加大办理小额贷款力度,鼓励县域资金回流农村。二是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大力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社等小型或微型农村金融组织,培育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三是引导民间借贷阳光操作、规范发展,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合法资金供应主体之一。通过深化改革,充实和完善农村金融资金供应主体,形成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三)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发更切合农村、农民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推出一系列信贷服务新产品,满足农村多层次的资金需求,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二是各金融机构要注重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上级行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积极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并创造条件推进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


    (四)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对农户信用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培养良好的信用环境;由政府牵头组织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二是重视支付结算服务对地方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加强对金融机构建设农村支付渠道的配合和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等监管部门应大力向地方党政呼吁重视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发展的支持,为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发展争取宽松的外部环境。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