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乡医疗站 >> 农村保健站 >>人体经常抽筋的产生原因及常见类型
详细内容

人体经常抽筋的产生原因及常见类型

时间:2019-01-11   作者:李烈  【转载】   来自于:东方红星    阅读

1腿抽筋-1.jpg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或肌群的自发不随意收缩。发生在小腿、脚趾、腹部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或肌肉突然牵拉收缩引起。


    肌肉痉挛大致可分为阵挛性肌痉挛、强直性肌痉挛。阵挛性肌痉挛是指一定时间内主动肌快速、反复地收缩,带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受意识控制,如三叉神经痛性面肌痉挛。而强直性痉挛较为持久,肌痉挛不呈节律性,经一定时间后,肌肉可放松,如手足搐搦、狂犬病、面肌痉挛等。


    常见原因


    1、疲劳或过度放松。身体疲劳时,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会改变,此时肌肉会有大量的乳酸堆积,而乳酸会不断地刺激肌肉产生痉挛。疲劳、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过多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肌肉痉挛。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2、电解质不平衡。运动中大量出汗,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会有大量的电解质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而盐和肌肉收缩有关,流失过多的盐会使肌肉兴奋造成抽筋。


    3、寒冷的刺激。在寒冷的环境中,肌肉会因寒冷而兴奋性增高。例如游泳时受到冷水的刺激,特别是热身运动没有准备充分,肌肉容易产生痉挛,如冬季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


    4、全身性疾病。如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


    5、局部性损伤。如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如脑血管、脑肿瘤等压迫面神经可引起面肌痉挛。


    常见类型


    1、痛性痉挛(cramps)。俗称“抽筋”,肌肉猛烈收缩成硬肌块,病人感觉疼痛,可能因为局部缺血或酸性代谢物质积聚。常见于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下肢较易发生。怀孕最末月胎头压到骨盆静脉或腰骶神经也可引起下肢痛性痉挛;中暑痛性痉挛见于高温下工作,仅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盐类者;其余如代谢疾病(如尿毒症)、肌内外伤也可能发生痛性痉挛。神经学方面,肌肉、周围神经、脊神经根甚至中枢神经系病变均可引起痛性痉挛,病征常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症状。


    2、破伤风痉挛(Tetanospasm)。病人可有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例如牙关紧闭、痉笑、角弓反张、头仰缩、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均由肌肉痉挛引起。声或光刺激、惊吓或欲从事随意运动皆可诱发肌肉痉挛。


    3、手足搐搦痉挛。低血钙、低血镁或碱中毒均可引起手足搐搦。手掌指关节微屈,而指间关节直伸,手指内收 ,姆指内收且直伸;足部肌肉痉挛呈足跖屈曲且各趾内收。


    4、面痉挛(Facial spasm)。常见有:(1)半面痉挛(Hemifacial spasm)。通常由眼轮匝肌痉挛开始,渐渐散布至整个半侧颜面,病人无法从事面部随意运动,痉挛时间约为数秒至数分;(2)Bell氏面瘫后面神经异常再生或针灸引起面肌黏连;(3)反射性面痉挛(Reflex facial spasm)。面部疼痛或刺激性病变引起面肌痉挛;(4)双侧面痉挛(Bilateral facial spasm 又名Facial paraspasm)。两侧所有面肌及颈肌、嚼肌、舌肌等均发生收缩;(5)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眼轮匝肌发生痉挛,眼疾可引起反射性睑痉挛,帕金森氏病、半面痉挛的早期症状可能以睑痉挛表现;(6)Jacksonian癫痫。如病变在大脑运动皮质的颜面区,也可能发生单侧颜面痉挛。


    5、痛性强直痉挛(Painful tonic spasm)。多发性硬化病人从事运动或遭遇外来声光等感觉性刺激,可能突发单侧肢体疼痛性强直痉挛,似手足搐搦,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


    6、动眼危象(Oculogyric crisis)。亦名动眼痉挛(Oculogyric spasm),眼外肌发生强直痉挛,造成双眼固定偏斜某方向,可持续数秒至数小时,最常见者为固定上视。脑炎后继发帕金森症候群或抗精神病药物过多使用均可能发生动眼危象。


    7、呃逆(hiccup或Singultus)。横膈肌痉挛性收缩伴声门突然关闭而形成,膈神经或迷走神经的局部刺激可致呃逆,如膈疝、胃胀、主动脉瘤或其他食道、胃、横膈、纵隔的病变。中枢神经病变如肿瘤(第四脑室肿瘤、脊髓肿瘤)、血管性病变(最常在延脑)、毒素(如尿毒症、Sulfonamides)或脑炎也可引起呃逆。还有精神性呃逆。


    8、职业性痉挛(Occupational spasm 或Occupational cramp)。职业上经常使用的部位会发生痉挛,可致痛并影响该部位的正常活动。例如“作家痛性痉挛”(Writer’s cramp)病人提笔欲写字时,手及手指可痉挛而呈僵硬,甚至感觉肌肉疲惫或疼痛。此外,打字员、小提琴手、钢琴手、金匠、电报员等均可发生职业性痉挛。


    9、点头痉挛(Spasmus nutans)。除间歇性点头外,尚可有眼球震颤、头部倾斜病征。六个月至一岁半的儿童多见,三、四岁时可自行消失。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百度文库,好大夫网,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脊柱健康中心 脊柱矫正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